联姻金融模式饱受质疑 被玩坏的艺术品信托
2016-08-18 10:40:26 来源:经济导报 作者:戚晨

\

近期上海某信托公司发行的一只艺术品信托产品到期后,被曝发生兑付纠纷,投资了4年却只收到本金的投资者将相关信托公司、代销银行举报至监管部门。

经济导报记者从圈内人士处了解到,这种最早源于20世纪初期法国的信托基金,本质上是一种集合资金信托,进入艺术领域,被称为“艺术品信托计划”。该艺术品信托通过拍卖渠道购入字画艺术品,但由于艺术品市场行情低迷,在该信托到期时,已购字画存在变现困难的局面,拿到本金实属不易,回报增值部分更无从谈起。

“企业家抢滩艺术品行业,金融资本与艺术品产业联姻,是艺术品行业发展的趋势,这在欧美国家司空见惯;而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属于新兴行业,对于投资领域来讲并不是主流,但逐利的本性,让他们快速渗透到了艺术品领域,希望快速掘金。但艺术品在中国的升值空间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显现,尤其是面临艺术品市场整体萎缩和放缓,这就导致一些无法预测的风险将‘盯’上艺术品信托。”法国埃菲尔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中国办事处副主任齐呦鸣对导报记者表示,对于曝出的诸多纠纷,艺术品信托在资产评估、鉴定真伪和退出机制等方面明显“准备不足”。

圈内人避之不及

山东明翰伯通艺术品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万龙友从2011年就在布局艺术品信托计划,但是随着诸多不专业的纠纷曝出,万龙友几次犹豫后选择放弃,终止了与银行和第三方公司的合作。

“中国的艺术品信托可以说被不守规则的人玩‘坏’了,尤其是在2011年,基本上是以理财的方式获得了暴发式的增长,我周围的很多艺术机构和艺术品投资人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当时这个‘风口’的影响。因为这种不按照规则出牌的运作方式,进入2012年,持续火爆的艺术品信托戛然而止。”万龙友说,艺术品信托兑现基本上在三到五年,因此从2015年开始,就有不少艺术品信托被曝出出现兑现问题,由鼎盛跌到了沙滩上。

艺术品市场行情走低直接影响了艺术品信托的发行量。根据用益信托提供的数据,今年截至8月15日,没有一家信托公司推出艺术品信托产品。而此前两年的情况则是:2015年共推出了5款产品,发行规模仅有1.38亿元;2014年推出了11款艺术品信托产品,发行规模7.95亿元。下降趋势十分明显。

济南大风堂艺术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峰对导报记者透露,因为他经常跑北京、上海的艺术品拍卖会,接触到了艺术品信托发行机构的内部人士,很多人都在向他推荐艺术品信托。“当初也有圈内人给我推荐‘香花石’信托产品,我记得他们在宣传中应该是购入过张大千、齐白石等大名家的作品。我自己本身做书画销售,知道这行中猫腻很多,‘掺水’严重,尤其是大师作品是否能够高于买入价格成功拍卖,这都是不可预测的,甚至百分百是有风险的。”赵峰表示,他也希望能够对手中掌握的资金进行一部分投资,但对于艺术品信托,他始终保持谨慎态度。

赵峰透露,推介该产品时推荐人表示产品保本保收益,预期年化收益12%,投资起点50万元。“据全球艺术品收藏指数显示,所有艺术品十年平均年回报率是7%,在市场环境好的情况下,字画保值、增值甚至增长超过30%都很正常,但在市场萧条的情况下,12%的收益完全无法保证。”赵峰认为近几年艺术品市场都不景气,12%的收益超过了正常的回报率,到了兑付期无法满足购买者的收益增值兑现,肯定会出现问题。对于艺术品信托产品退出的方式,赵峰表示这种机制存在本身的问题。

“探险”还需过几道坎儿

“市场上常见的艺术品信托产品主要是融资类和投资类,而这两类产品主要通过拍卖形式实现退出,但拍卖行目前自己本身都很‘难过’,退出渠道的单一化屡遭诟病。艺术品信托基金受阻的主要原因在于自身及相关制度的不完善。艺术品金融化市场不应成为试验的‘牺牲品’,而是应该通过专业化、透明化、公开化的艺术品信托基金监管体系,对行业准入、信息披露等多个环节进行完善。”新艺尚艺术品机构特邀顾问万项对导报记者表示,艺术品金融市场成长期需要经历一些风波和历练,艺术品信托基金能否再度辉煌还需要过几道“坎儿”。行业监管部门应该抓紧制定政策和法规,避免更多的民众栽入“坑”内。

万项认为,艺术品信托当前急需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人”。

“比如,购入的所谓大师字画是否真的具有升值潜力?国外的机构都如何运作?在国内当前市场背景下如何能够将风险规避到最低?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关专业背景人士对艺术品信托计划进行全方位打造。但很遗憾的是,国内目前尚未有一家信托公司能经常性保有兼具金融学与艺术投资复合背景的专业人才队伍。”

齐呦鸣认为,目前信托公司发起信托计划、维持日常事务运转几乎完全依赖于第三方聘请的艺术经纪、投资咨询管理中介机构。产品本身应该是核心,而核心都无法掌控,想要客观、合理做投资价值判断更是枉谈。

“融资、投资、管理三类艺术品信托产品,无论哪一类,都面临三个核心问题,即鉴定估值、变现和保管。国内艺术品价值评估并无统一标准体系,人为主观的因素较大。”赵峰认为,对于目前退出机制的单一,信托投资公司只能委托中介机构参与公开拍卖、场外磋商等形式购买标的物,而此种方法面临价格哄抬、虚假操作、内幕交易的风险,毕竟艺术品有着与其它产品不一样的性质。

那么如何调和这一矛盾?艺术品信托是否还能够“重出江湖”呢?

“一方面,艺术品市场应该加快制度建设,保障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也需要正确认识艺术品投资的特性,创新更多适合艺术市场的金融产品。”万项呼吁,就目前而言,针对信托公司跨行业、多元化经营采取的是宏观层面的调控,如何对发行主管部门实行有效监督和约束将是下一步最大的“课题”。

编辑:隋萌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