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9/B20 展望
1962 年出生于中国北京。
现生活和工作于中国北京。
这组作品第一次展出是在上海OCAT 由黄专策化的展望个展:“暂时什么都不是”上展出,材料使用的是超轻粘土,它的特点是可以任意伸缩变化。这组作品翻制的是艺术家自己,然后再被艺术家破坏变形而成,它表现的是个不确定的半截子存在,反映的正是艺术家试图抛弃即有造型传统,以反雕塑的方式塑造,尝试自身返回自然状态,寻找形的天然性的努力。

幻形 | 不锈钢板, 轻质土 2015 | 尺寸可变 variable

幻形 | 不锈钢板, 轻质土 2015 | 尺寸可变 variable
B21/B22 方力钧
1963 年出生于中国邯郸。
现生活和工作于中国北京。
我们之所以喜欢和需要陶瓷制品,是因为它们光滑的表面、完美无缺的形状、以及多种使用的可能。通过泥质、釉彩、炉温、工匠精雕细琢的工艺等一系列因素的均衡调节,陶瓷将一瞬间的完美永恒地凝固起来。在很多层面上,陶瓷本身就是一个时间的寓言。而方力钧则打破了这种完美,凝固起来的不是瞬间的完美,而是坍塌的过程。他的这些大大小小的陶瓷作品,有的像坍塌的城堡,有的像阴沉沉的棺材,有的是肉色的积压,有的是乳白色的滴漏,歪歪斜斜,却可以看出各种自然的力量在纠结、拉动,从而破坏掉完美。这不再是寓言,而是过程的直观的层层凝固,也就是方力钧所说的“零碎的经验串起来后的质感”。

2013.7.9 小稿 | 陶瓷 2013.7.9 Study | Ceramic 2013 | 12.5 x 13.8 x 8.2 cm

2015 | 陶瓷 2015 | Ceramic 2015 | 121 x 110 x 90 cm
B23 柳根泽
1965 年出生于韩国忠南。
现生活和工作于韩国首尔。
柳根泽的绘画主要描绘当代风景及山水中那些孤独而难以辨认的人物。在韩国,柳根泽属于那一小拨仍然固执地坚持使用笔、墨、纸这种传统媒介的少数派。他持续观察身边瞬息万变的当代社会,并使用开启了韩国绘画史的工具和材料将其表现出来。

某个室内 | 宣纸上水墨, 矿粉 2015 | 145 x 105 cm

世界的开端4 | 宣纸上水墨, 矿粉2015 | 240 x 207 cm
B24 李超雄
1978 年出生于中国中山。
现生活和工作于中国广州。
李超雄对动漫与生俱来的热爱鼓励他进入动漫工作室并短暂以插画艺术家的身份工作。动漫所传递的信息对他的世界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因而在毕业后持续十余年的动漫创作。动漫与他的观念和所欲表达的主题之间有强烈的共鸣。他近期的创作系列包括名为“布米”的双眼紧闭的小男孩形象,“布米”在梵文中是“地”的意思。布米是一位追寻真理的“步行者”。这也是艺术家灵魂之旅的绝妙比喻。
编辑:江兵
When the Sun Goes Down | 布上油画 When the Sun Goes Down | Oil on canvas 2016 | 120 x 150 cm

To the Other Shore | 布上油画 To the Other Shore | Oil on canvas 2015 | 150 x 120 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