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上海美术作品展参观人数突破了100万。现在回过头来想,这个展览的成功,除了天时、地利、人和的重要因素之外,或许还有其他的原因值得探讨。
盘活资源
这个展览除了极个别作品是新创作的,绝大多数都是上海各家艺术机构的藏品。以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新的做法,来盘活已有的艺术库存,是这个展览的经验之一。
上海的美术资源积淀非常丰厚,关键看如何梳理,如何策划。从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这三个方面去研究、梳理和策划,会大大有助于打开我们的思路。
从红色文化角度来看,上海是中共诞生地,是“初心”的萌生地;也是新中国建设直至改革开放成果集中呈现的国际化大都市。伴随着这个历程,它既有大批反映各个历史阶段红色文化的美术作品,也有在红色文化推动下创造出的各种新型艺术风格。
从海派文化角度看,上海是古老文明的中国驶入世界现代文明海洋的大码头,是中西文化碰撞、交融并产生出崭新的文化、艺术的宝地。它汇集了空前繁荣、多样的艺术观念、形式和极具创造力的艺术家,进一步研究、梳理,一定会激发出取之不尽的策展灵感。
江南文化则可以超越行政地域概念,更大范围地从学术角度来研究、梳理和呈现包括上海在内的江南文化艺术之审美价值和历史意义。在我们博物馆的藏品中,就可以梳理出大量具有江南文化特点的艺术品,从古代书画、文房雅玩、庭院建筑到民间艺术等,数不胜数。但过去我们往往趋同性地按照中国古代艺术的大概念来呈现,而缺乏细化的研究。这个领域一旦打开,必将催生出大量学术成果,并能策划出许多吸引人的展览、出版物、文创产品等。
尊重规律
“还有一个经验是尊重艺术规律。策划主题性美术展览,惰性思维容易陷入空泛化、教条化的误区,作品风格千人一面,表现手段简单肤浅。作品缺乏艺术感染力,也不可能达到主题性展览的社会效果。策划时,相关领导和策展团队一致认为要以艺术作品自身的魅力来呈现主题,来感染观众,吸引观众。我们看到,伴随着一部中共党史,在上海同时还在演进着一部中国现代艺术史。我们依照这部艺术史的脉络,遴选了代表性艺术家创作的相关主题作品。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前辈艺术名家在创作主题性作品时保持了非常鲜明的艺术个性。对艺术规律的尊重,对人性的深入体察,使得他们的作品风格多样,活力四射,打动人心。
跟上时代
立体化的运作,也是成功之道。为了赢得更多、更广的传播,展览还联动了一个同主题诗歌朗诵会以及交响乐《启航》,三者相互映衬,产生叠加效应。当然,主办方是一个能够有效调动多方资源的机构也相当重要。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在人们难以有耐性聚焦于一个事件的网络时代,如何有效地吸引社会关注,不仅是策展方法的课题,也是运作机制的课题。
办主题性大展,不能习惯于过去的老办法、老套路、老观念,因为时代在变,观众在变,必须与时俱进。譬如要办一个反映改革开放的美术展,按照老办法,往往容易想到邀请一批画家、雕塑家创作一系列反映改革开放中各种情景的作品等。但是要知道,在今天这个影像传播相当发达的时代,用绘画来再现现实,其社会效应已远不如过去。我们不妨换一个思路——改革开放的春风,催生出大量新的艺术风格、艺术潮流,艺术人才,我们何不举办一个大型的展览,集中呈现改革开放以来所涌现出的各种艺术新样式、新探索、新潮流、新势力?这种百花齐放的空前繁荣正是对我国改革开放成果的最好证明。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尊重艺术,尊重观众,跟上时代,才能办好主题性大展。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