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走出去才有出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99艺术网:宋老师从学校出来之后搬到什么地方了?
宋永红:我想想,其实这八年中间有很多的故事,肯定时间很短也说不了那么清楚。我实际上是97年从学校出来的。我88年毕业,96年的时候,已经跟学校有一点问题了。当时的校长,我不知道,也可能是他怎么样。
99艺术网:他在工作上考虑得多,给你的施展空间特别小。
宋永红:不是空间小的问题,是他完全不把你当回事,你也没有理由让他把你当回事。就是作为他的角度来讲,作为一个设计类的学校,他更希望做设计类的这些老师能比较频繁地去参加展览,露脸等等。你一个做基础课的老师,就把你的基础课搞好就完了。其实我从90年以后,我们参加展览就比较多了。实际上,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没有耽误给学生的课,而且到今天为止,我教过的学生还有跟我联系的,就是这种关系是没有问题的。包括我对学生的责任也是没有问题的。我都不太理解他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判断,当然不是针对我一个人,就是当时88年、89年、90年,这三年进去的年轻人大概有50、60个,来来回回的进到这个学校。我97年离开这个学校的时候,大概有40多个年轻老师离开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
99艺术网:大部分全都走了。
宋永红: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开了这个学校,我是其中一个。97年,当时学校给了一个条件,说给你解决一个住处,你可以离开学校,就搬到鼓楼那边去了,有一个平房,97年、98年、99年,差不多99年底的时候,从鼓楼这个地方搬出去了,中间也在别的地方租过工作室,主要是在那儿块。99年年底的时候,因为花家地这个地方有一些房子可以打掉墙,当时觉得在楼房里边空间小,在自己家里画画也不可能。肯定这个地方有一些墙是石膏板墙可以打掉,可以有一个相对大一点的空间。
99艺术网:适合自己选择做工作室。
宋永红:当时张晓刚、陈文波他们先去了,我们就通过一些朋友介绍,当时跟这帮人还不是很熟,就是互相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不是很熟。大家就因为这个原因,另外一个房租也不是很贵,就搬到那儿去了,住在一块。
99艺术网:从学校出来之后,你就没有教学任务,有了一个自己独立的时间,这段时间你感觉是不是比较轻松?
宋永红:从时间上讲比较自由,实际上在做事情讲,没有觉得轻松多少。反而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
99艺术网:面临什么问题呢?
宋永红:就是你对未来的一种不确定,没有安全感。大部分是这种东西,因为98年孩子出生了,我的女儿出生了,虽然那个时候也有一些积蓄,我觉得钱对今天的人来讲是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因为它太直接了。其实我当时当老师那一段时间已经开始有一些作品卖了,也有一些积蓄。当时给你的感觉,就是你还残留着一种在大学毕业了,我有单位,在单位我没有问题,为什么离开这个地方呢?还有一种不太平衡的心理。同时你对进入社会还有一种恐惧、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明显地摆在你的面前。还有一个问题,实际上就是你在学校接受的系统,比如艺术这块,经过毕业以后七、八年或者是十年以后,这个东西回过头来你也要质疑它是不是有问题。因为你看到很多东西,你也自己在做作品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的体会,有一些东西时间长了以后不能成为固定的东西,因为艺术是一个生长、可变的过程。那么今天的现实发生变化的时候,是不是这是最充分的一种东西,在表达它的时候是不是唯一的,你会想这种问题。
99艺术网:包括对生活、对创作的一些思考。
宋永红:对,很综合。
99艺术网:你到花家地之后,和张晓刚那些艺术家交往,对你的创作有哪些影响?
宋永红:在花家地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系统,大家在一起碰撞。大多时候白天画画,晚上就坐在一起聊天、喝酒。那一段时期是非常好的时期,至少大家把现有的,自己储存的知识也好,信息也好,价值判断也好,全部都拿出来了,拿出来碰撞,然后互相刺激。那一段经历了将近四年的时间,到2003年底左右,就是99年-2003年底左右,大概就是这一段时间,大家从花家地那一块,就是一代、二代,可能分三到四代,可能一到三代花家地的艺术家,后来又有马六明、邱志杰、曾浩、张小涛、美国过来一个韩从武,还有策展人唐昕。
就是第一代、二代全扎在那儿。还有很多人,还有日本人,还有任小林,一大帮人在那个地方,然后就陆陆续续搬离了这个地方。搬离的契机是什么呢?就是因为大家赚钱了。赚钱以后大家就开始寻找,应了那句话叫“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家差不多有一些东西在那个阶段已经完成了使命,大家开始寻找自己的空间。
99艺术网:除了在学校接受过学院式的教育,可能这段时间是你离开学校之后,这段时间是最美好的,对你印象来说比较深的时光?就是从学校出来之后,除了在学校上课,接触教育之外,这段时间和周围的艺术家朋友交流艺术,探讨艺术,交流思想的这段时间是你离开北京工艺美校之后一个比较好的时间段?
宋永红:我觉得这段是非常重要的一段。
99艺术网:我觉得艺术家不可能把自己闭塞在一个地方,或者拘束在一个环境里,肯定要和周围的环境相接触,和周围的艺术家相交流,这样大家可以更多地学到一些东西,交流一些东西,碰撞出一些东西出来,对你的创作也是很有帮助的。
宋永红:对。
【编辑:石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