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届威尼斯双年展《收租院》展览现场
我是连续三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1995年我的《马可波罗遗忘的东西》参展,是从我的故乡泉州运来一艘木帆船。开幕日,当船从威尼斯运河撑往展馆时,似外星飞碟从天而降。船里运来的水、木、金、火、土五千瓶中成药放入当地的卖咖啡和可口可乐的自动售货机里供人们自由选购。这一年,是马可波罗从泉州离开回到他的故乡威尼斯七百周年,也是双年展的一百年纪念。这个作品获得Beness奖。木帆船作为泉州人的赠品现在收藏于威尼斯航海博物馆。1997年的作品是《龙来了!》,这是搬用了我为1995年在东京当代美术馆展做的木塔《东方》。材料由沉船的残片而构成,是我发动、组织的一次挖掘工作的结果。在威尼斯我把塔斜吊起来,塔底内装了强烈的灯光和鼓风机,再加上飘动的十三面五星红旗,似一个火箭升空而起。这是我刚结束了在日本的八年"抗战",在美国面对国际政治、中美关系问题的反映。(以上作品可参阅《江苏画刊》1995.12与1997.9)
1999年威尼斯双年展,我准备了二个方案,一个相对容易的是把威尼斯当地的"巩多拉"船改造成一艘"罗马战舰"。但是,策划人哈拉德和我都共同努力在实施另一个困难的的计划《威尼斯收租院》上。他知道以使用"文化现成品"为方法论的我很久就有意把《收租院》为母题创作。而哈拉德远在七十年代即想过展出《收租院》原作,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当时的一个遗憾。若当时即实现,对于〈〈威尼斯收租院〉〉的出现,以及观念上的、行为上的传达会更简炼和有力。为此,我不得不印制了一本小册子对这个经典作品宣传,主要是弥补这件中国社会主义巨作在西方世界尚未被普遍了解的不足。在小册子里图文并茂地介绍原作的诞生过程及原作者们的创作与展出情况。在客观的回顾了当时的政治变化不断地影响了这件作品内容,使它有过多次的复制和几个修改的版本历史外,特别强调了原作者们在"使用现成品"、"因地创作"等等与西方世界现代艺术发展的最新潮流不谋而合比的创造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