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熊宇跟朋友在交谈 2009-12-17 15:33:23 来源:99艺术网 点击:
潘德海作品转型中为何如此关注城市问题,跟之前的“胖子系列”有何联系,是否贯穿着一条隐形的线索,在其艺术发展的道路中几个重要的城市对他有何影响,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艺术家潘德海。

潘德海《蒙娜丽莎》 150cm x 130cm 1992年 布面油画


    99艺术网:那时还没有得到市场上的认可,生活比较贫苦。我听说张晓刚当时生病了都没有钱去治疗?
 潘德海:对,都生过病。那个年代,八几年的时候,都是刚刚毕业不久,当时就是想搞艺术。尤其是搞当代艺术,在当时根本没有人接受,当时的氛围跟现在完全不一样,只有官方才可以举办展览,没有途径去组织展览,所以我们的作品根本没有展出的地方,只能放在家里边,越画越多。


 张晓刚、大毛、叶帅我们几个人当时都是在家里画画。虽然作品都已经画完了,实际上当时也特别想能够展出。因为画了那么多的东西,尤其是刚毕业的时候,当时的创作欲望特别强烈,生产能力特别高。但是画完之后,没有地方展示,因为别人也不了解你画的是什么,只能是朋友之间互相看一看。所以你刚才说当时苦闷,肯定是苦闷的,因为得不到释放,也得不到满足。

    
    99艺术网:“公寓艺术”在当时是不是很流行的展览方式?工作室融合了住宿、创作、展示、交流多项功能。   
 潘德海:对,你说的“公寓艺术”是新的词汇。那个时候都是在家里创作,每个人只有12平米。房间里有一张睡觉用的床,有一个八仙桌,八仙桌和床都是单位配的,当时基本上没有自己的东西。八仙桌上放了很多经典、典型的书籍,那个时候,书就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还有一个录音机用来听音乐,在创作中,音乐是少不了的,这几件都是必须的。画画、住宿都是在画室里,就是这样一个空间,同时还经常做画展。


 张晓刚当时在他的房间里办过几次画展。当时他和大毛去过龟山,在龟山画了两个多星期的风景,回来之后在小房间里面展出,效果也挺好的。当然画也不大,可以挂很多,所谓的“公寓艺术”,其实就是在房间里面举办的很小型的画展,当时都是这样的。


    我画完之后也是这样,画完之后就在房间里靠墙放着,或者摆在什么地方,然后喊朋友过来,当时都是朋友来看,都是圈子里面的画画的,还有一些爱好者和搞文学的,或者是音乐的,都是这帮人在看,都是平时在一起玩的人。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