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国昌语录 2010-01-26 15:55:18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点击:
对刚入门者来说,它就会先入为主地成为“枷锁”、“牢笼”,使学者会对鲜活的世界无动于衷、无感受、无创造、只会作已有传统符号的记忆与重组。

  ● 中国画的以笔墨为中心的价值判断体系,是个畸形的体系,尤其明清以来的文人画,以笔墨的“飘逸”论英雄,抑制了中国画和活生生的现实之间的联系,中国画成了只发抒“胸中逸气”的山水花鸟的代名词,排斥了中国画向重型、深刻、历史责任感的方向发展,在现在,论中国画大师中只有山水、花鸟,而无人物画家,难怪前几年有理论家提出中国画只能是玩味的轻画种,不是中国画没有好的人物画家,而是被这种价值体系排除局外,蒋兆和即一例。蒋的“流民图”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史上对中国人刻画得如此深刻、精到之伟作,前无古人,至今后无来者,这不止于中国画,也包括其他画种在内。他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深深感动着人们,就是把它放入世界的巨制之列也毫不逊色。这样一件中国人应引以为傲的作品,却被以“无笔墨”,“无传统”轻轻地一句话就给抹杀了,这应引起深思反省,难道中国画历史评价的舵,就由一些文人骚客,甚至是市侩行帮老头子随便摆弄,就没有几个民族责任感的人出来说说话?这是中国画的悲哀,也是中国人的悲哀。

 

  ● 人物画是文人画的盲区:无人物画论、无品评体系、无好的人物画大师,这和文人画的单纯以笔墨论英雄的价值体系有关。

 

  ● 中国画不博大却精深,课题始终在一个上千年的符号框架之内,把个小小笔墨的一点一划讲究出美学,讲究出哲学,讲究出精神品格,讲究出内涵高低来,在浩如烟海的西洋各流派用笔讲究上是无法比肩的。西洋画不精深却博大,各画种、各流派,各种工具,各种笔法,各种美学,各种哲学,各家思想(也包括中国的儒、道、释),各种视觉法则规律,甚至自然科学,无所不包,只要世界存在的,并且疆界还在不断扩展、延伸。

 

  ● 画中要有气,就是一种气质、一种格局,在你的画面前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气场,吸引你驻足,让你心跳加速。这种气历来正宗的有文人气、书卷气、雅气等,后来发展而出的有稚拙童气、虚空之气,而被不齿的有俗气、霸气、小家气、洋气、市民气、火气、民间气等等。其实还是那句老话:法无定法,一切都不要定得太死,在艺术与非艺术界限模糊的今天,连小便器都登堂入室的今天,连艳俗艺术都大行其道的今天,你想用文人气、书卷气一杆称,称遍天下所有作品,只是一厢情愿的事。有点俗气、霸气又有何不可,只要俗的到位,俗的有智慧,周星驰就是俗入了经典,俗得登大雅,时空都可以相对的,况艺术乎?俗和雅其实也是相对的,甚至可相互转换,我看那种摇头晃脑,言必四王八大,看其画,观其人,实乃附庸风雅,浑身铜臭,是真俗。各种不齿之气,作为语言来运用,说不定还可以开一代新风,化腐朽为神奇,让你去跌眼镜吧!

 

  ● 用深度视觉感知世界,用智慧视觉——个性化的智慧视觉表达感知。

 

  ● 我讨厌“成熟”,我喜欢一种风格成熟之前的不断求索的热情与好奇,它充满勃勃生机,它的不确定性,留给人们无限遐想,让艺术家对自己“下一张”由期待而产生巨大慑人心魄的激动。这正是艺术深刻内涵之所在。那些所谓成熟的画家,他的艺术生命早就停止了,他只是简单地重复自己甚至是别人,他就像机器印钞票似地生产着可以卖钱的画。“成熟”是商业的需要,商业要商标、要品牌,便于画商炒作,这就是一些二三十岁千方百计找一种受市场青睐的样式,就此“成熟”了,成了印钞机。

 

  ● 艺术上的定型、成熟,一切都是轻车熟路,恰恰是艺术死亡的开始。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