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中国的艺术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涉及到三个方面:
个人以哲学(而不是审美)的态度探索事物的本质;通过艺术批评(而不是正面欣赏)来认识历史与现实;重新审视、反思与解读(而不是一味遵循)知识规则。”坦率地说,我的这一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参照欧洲的当代艺术教育的一些理念提出来的。其核心思想便是我在上面提到的:中国当代的教育需要在“个人的个体精神能够呈现的文化活力”上有所发展和改进。在我看来,这比知识规则,乃至比多种规则或形式的存在所显现的丰富更重要。
中国的大学教育正在经历一个大规模发展的高峰期,在这一阶段里,最常看到的倡导性口号是: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在艺术设计学院,“创意”一词更是成为教师和学生最普遍和最常用的一个词汇。但同时我们又看到,大学或学院的招生人数的剧增和教育机制迅速向产业化的倾斜,导致大学就像向加工厂,而上述的倡导几乎就像在做假广告一样,其经济效率和实用性才是办学的真正动力和目的。在新学校,新专业和新学科的建设框架中,复制更为迅速,普遍和无所顾虑。教育者通过复制建立教育机制,教师通过复制制定教学大纲,学生通过复制来获取知识。在这样的板块链接中,复制的传统充分发挥了它的数量和迅捷的力量!
在我与欧洲的艺术学院的交流与合作的经历中,我看到了学生的个性意识和个性化的发展普遍受到教师的关注,在受到许多启示的同时,我也看到了一种模式的存在。换句话说,复制中的模仿行为,或者说被知识规则化了行为其实也是存在的。
德国慕尼黑美术学院教授奥图·昆斯利(Otto Kűnzli)先生在为本次展览撰写的文章中指出:“如今的教育是以效率、通用性以及可就业性为基础的。我可以说:这不是教育,而是培训或是一种就业前的准备。这种教育和文化不再有关联,甚至是一点都没有,只是完全的为了经济和收益。”读了他的这段话,我在想:这和我对中国的大学教育现状的感受是一样的,但德国和中国的教育现状是相似的吗?
我相信本次展览的作品,展览论坛的发言与讨论能使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域的同仁们一起分享各自的视野。在此,我向所有的参展艺术家,策展人,艺术批评家和学者作出的贡献表示谢意!向所有为这次展览辛勤工作的同事和朋友致以由衷的感谢!
2010年4月19日
[1]《视觉文化导论》 (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 著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年出版
【编辑:丝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