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高处看前沿
作为一位响誉国内外的雕塑家,隋建国对目前中国雕塑现状有着自己的见解。他告诉记者,中国雕塑除了要有外在表面的形象,即对自然对象的拷贝复制外,还要适当跳出来,重视材料语言和空间语言,从而得到一种更宽的发展思路。当前中国雕塑界在现代雕塑语言上的挖掘还欠缺,缺乏由本土文化观念来带动的材料形式语言。
雕塑界好比是一座金字塔,现在能够站在顶端的只有极少数。隋建国认为,站在塔尖的雕塑家,除了水平高、功力深厚、研究最前沿的专业问题外,还要对各种现实问题有敏锐的把握。他希望中国雕塑家提出新问题,并解决对自己来说最有挑战性的问题。
针对当前国际雕塑界的前沿观念,隋建国主要介绍了三大问题:其一是反纪念性的表达。雕塑界开始对二十世纪雕塑在社会所起的作用进行反思,其中一种反传统、反纪念性的表达方式渐被应用,这种新兴的诠释方式面对任何事物都持有一种怀疑主义的态度,对于堂皇宏大的题材和永久性纪念性等雕塑的原本特性不感兴趣;其二是传统雕塑与现代雕塑的抗衡。传统观念认为雕塑是静态的、可视的、可触的三维物体,通过雕塑诉诸视觉的空间形象来反映现实,因而被认为是最典型的造型艺术、静态艺术和空间艺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在现代艺术中出现了反传统的四维雕塑、五维雕塑、声光雕塑、动态雕塑和软雕塑等,即采用形、色、声、光等多种知觉感受,突破三维的、视觉的、静态的形式,向多维的时空心态方面探索;其三是国际潮流与不同地域文化的相互冲击。虽然国际上仍有主流艺术趋势的存在,但却不再用统一的标准判断优劣,开始承认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