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可:春晚日益“精神分裂”是中国文化缩影 2011-02-04 04:09:37 来源:凤凰网 作者:陈芳 点击:
对于中国人来说,春晚是一根典型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今年,我们好像看到了某种多元化和多样性的态势:从网络春晚和农民春晚,到各省台自己的春晚,各种新型春晚开始涌现,颠覆了央视的春晚霸权,给民众以更多的公共文化选择。这显然是一种迟到的进步。

朱大可(文化学者、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所长)


核心提示:大年三十晚上,在电视稀缺的年代,曾经为了看春晚,早早吃完年夜饭,甚至可以不吃年夜饭,也一定要冒着零下二十几度的严寒,跑到几百米外的舅舅家,只为八点钟准时看到春晚,连中间上厕所都担心错过了什么重要的精彩节目……

自1983年,央视首届春晚亮相,几乎每年都是国人除夕夜的一道大餐。很长时间,举国上下,所有频道,在除夕夜只有一台节目。2011年,央视春晚即将走过三十年。八十年代,如同“冬天里的一把火”,诉说着国人对自由与幸福的向往;九十年代在“无所适从”中,维持着低端的快乐;而到了21世纪零年代,则在“不差钱”的干瘪笑声中,讨好大众。春晚,越来越被国人诟病,可大年三十,拿着遥控器从头到尾,都是春晚。一边骂一边看,感慨一年不如一年。究竟什么原因导致?是春晚质量本身?还是观众自身心理的变化?三十年春晚折射的是怎样的时代特色与国人心理?

2011年2月1日,知名文化学者、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所长朱大可与凤凰网书面对谈,解析三十年春晚现象与时代特色。

朱大可分析称三十年春晚逐渐从80年代的希望型,到90年代的应景型,再到新世纪零年代则进一步成为威权声音的代言工具。三十年春晚内容的流变恰恰折射出国人从“信仰危机到信念危机,到信任危机”的演变过程。朱大可还认为春晚正日益呈现出精神分裂的状态,无疑也是中国文化整体现状的一个缩影。将近三十年,十几亿人围着一台节目,是典型的“文化举国体制”的表现,“唯有终结这种举国体制,中国大众文化才能真正完成现代化转型。”

记者:您现在每年还看春晚吗?如果不看,原因是什么?

朱大可:偶尔瞅一眼,基本不看。因为它不能满足我的精神需求。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