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晓冬:我的“金棕榈+金酸莓”提名及发言 2011-02-18 17:48:52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付晓冬 点击:
提名时我有一个原则,实际上,当代艺术真正有成就和创作有推进的事件,都是在一点一滴很小的地方,目前没有人重视的一些年轻艺术家,日常化事件,一些作品里引发的一些更有价值和更有艺术建设的创作情况。

我再谈一下金酸莓的提名:       

 

第一个是年底的时候在尤伦斯,高瑀做的脱口秀,现场视频大家可以在网上搜,其中观众问答部分非常有意思,谢素贞表示听了这个讲座后要脱离艺术行业什么的。为什么提这个脱口秀呢?因为它集中表现了商业成功对80后艺术家的影响,集中反映了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之间的矛盾。同样里边也有收藏家说出了相当雷人的对话,比如“代表80后一代的艺术家站在时代前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尖锐的艺术家是不是需要经常画画”之类。这里边包含了很多关系,可以想见收藏家在购买作品时对于艺术家所处位置的了解程度,以及被商业和媒体共谋所左右了的离谱的价值判断,也由此可见年轻艺术家在快速的市场成功之后的个人膨胀的状态,商业价格是否可以等同于学术价值?这段对话中包含了非常多价值观互相冲撞的地方,有商业、学术、权利等各种话语矛盾交织在一起,体现得非常集中、激烈和有代表性。
 

另外一个是原弓的《摇钱树》,目前这个阶段,现在当代艺术有这样一个倾向,只要具有政治上的正确性,比如拆迁、底层人民、腐败、上访,提到了反抗社会专制,是不是就具有创作上的合法性呢?我们可能面对着大量的这样的具有政治正确性的作品,实际上在语言上非常粗糙,没有经过任何思考的表达了一个特别简单的情绪。《摇钱树》就非常典型,他把锄头挂在北大的水池上面,只要符合了现在愤青的民意,就具有了无限的可被阐述和解读的空间,这是我们要警惕的事情,当代艺术的价值观不但要警惕强大的商业化的洗礼,另外还要警惕虚假的政治投机和媒体陷阱式的炒作。比如说原弓以前是一个商人,当然对他以前做什么并不做评价,但从一贯性的角度来思考,他是不是真实的具有这样的底层阶级情感?还是在打政治事件牌?这个事情非常矛盾,是不是艺术也可以像打广告一样,把裸女、拆迁、上访、官二代、不幸的身世几个固定的元素结合在一起,就符合媒体普遍关注的焦点?就获得这种族群、民众的意愿的支持?在面对作品的时候,我们都应该警惕这些情况。在这个时候,要从艺术家自身的严肃性、创作理论的合法性、艺术语言的逻辑性和艺术家自身体系的完整性去判断艺术家和作品的完成质量。好的作品不应该是把很多流行的元素拼合在一起,更多的应该是一个强大的具有创造力的自我体系顽强的生长,不断地从一个地基完善成为一座大厦的过程。我觉得原弓的作品可能不是最差的,但是他非常具有代表性。我就先说这些。
 

 


【编辑:冯漫雨】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