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人之为人的责任感 2011-06-30 11:29:50 来源:艺术国际 作者:陈明 点击:
陈明:廖教授的批评一方面反映出他对大陆的台湾美术研究者的注意,另一方面显然也透露出对大陆台湾美术研究的某种担心,或者是信心不足。撇开种种观念和主义不说,廖先生的学术态度和严格作风值得我学习和尊重的。

[11] 萧琼瑞.五月与东方──中国美术现代化运动在战后台湾的发展[M].(台北:东大,1991.

 

[12]李钦贤.台湾美术历程[M].台北:自立晚报出版社,1992.

 

[13]谢东山.台湾当代艺术[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2.

 

[14]颜娟英.风景心境——台湾近代美术文献导读[M].台北: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1.

 

[15]谢里法.日据时代台湾美术运动史[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1998.

 

[16]倪再沁.台湾美术的人文观察[M].台北: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

 

[17]李既鸣.迈向无限 : 台湾美术研究论述[M].台北v文化大学出版部, 2000.

 

[18]叶玉静主编.台湾美术中的台湾意识:前九0年代台湾美术论战选集[M].(台北: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

 

[19]倪再沁.艺术家—台湾美术:细说从头二十年[M].台北:1995.

 

[20]徐文琴.台湾美术史[M].台北:南天书局出版有限公司,2007.

 

[21]姚瑞中.台湾装置艺术[M].台北:木马文化实业有限公司,2004.

 

[22]胡永芬.后解严与后八九[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7.

 

[23]廖瑾瑗.背离的视线——台湾美术史展望[M].台北: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5.

 

[24]朱佩仪、谢东山.台湾写实主义美术(1895-2005)[M].台北:典藏艺术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6.

 

[25]陆蓉之.台湾当代女性艺术史[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2.

 

[26] 赖瑛瑛.台湾前卫:60年代复合艺术[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

 

[27]霍少霞.星星艺术家:中国当代艺术的先锋[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7.

 

[28] 姚瑞中.台湾行为艺术档案[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

 

[29] 高千惠.当代文化艺术涩相[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1998.

 

[30] 王福东.台湾新生代美术巡礼[M].台北:皇冠文学出版有限公司,1993.

 

[31] 高千惠.艺种不原始[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4.

 

[32] 张心龙.台湾中生代艺术家[M].台北:皇冠文学出版有限公司,2001.

 

[33] 萧琼瑞.台湾近现代艺术11家[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4.

 

[34] 文建会.台湾美术中的五十座山岳[M].台北:雄狮美术图书股份有限,2005.

 

[35]刘永仁.台湾现代美术大系·抽象构成绘画[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4.(此系列共24本)

 

[36] 谢东山.台湾美术批评史[M].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7.

 

请问廖教授,哪本著作是您所谓的“没有严谨审查过程的台湾美术系列丛书,缺少严谨的学术”书籍呢?

 

关于廖教授深恶痛绝的“无根性”,出现在论文最后的部分余论“文化的‘根’与当代美术的文化生态”中,且只是最后一节的最后一段,共754字:在90年代台湾美术评论中,时常见到‘无根’与‘放逐’的字眼,“无根性”似乎成为台湾当代美术的一大症结。如上所述,台湾文化并非无根,虽历经沧桑百年,但台湾文化并没有丧失中华文化的本质,‘根’一直存在,但要不要“根”则是台湾当代文化的最大问题。在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之际,如何看待传统的‘根’是所有受强势文化冲击的区域文化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大陆也是如此。有的台湾评论家认为‘百年来,台湾文化已经无法再与中原文化划上等号。’以此强调台湾文化与大陆文化的区别。其实,他们犯了把中原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的错误。确实,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干和正统,但中华文化除了中原文化之外,还包括其他区域文化如岭南文化,也曾混杂进入外来文化如佛教文化,中华文化本来就是吸收多种文化的结晶,作为区域文化的台湾文化自然属于中华文化一部分。自鸦片战争以来,历经封建统治倒台、资产阶级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社会主义革命,中华文化不断增添和融合着新的内容,以中原文化涵盖整个中华文化显然是错误的。大陆文化与台湾文化由于移民造成地区性的差异,这在文化上是极为正常的,在大陆各省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区性差异。大陆文化与台湾文化在时间性上也存在着差异,但这只是发展早晚的问题,而且这些差异在很多国家内部均存在。忽视这些差异是不现实的,但因此否认两岸文化的同根性,则是极大的错误和无知。台湾当代美术的文化之根深深扎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只有在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才会出现深厚、多元的文化面貌,如果因为某种政治原因而无视台湾文化的‘根’的存在,则无异于割断自己与传统联系的血脉,结果只能成为一个文化历史的‘失忆者’,一个丧失精神家园的流浪者,如同身份不明的孤儿,永远找不到自己前行的方向。”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