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2011-06-30 11:29:50 来源:艺术国际 作者:陈明 点击:
陈明:廖教授的批评一方面反映出他对大陆的台湾美术研究者的注意,另一方面显然也透露出对大陆台湾美术研究的某种担心,或者是信心不足。撇开种种观念和主义不说,廖先生的学术态度和严格作风值得我学习和尊重的。

三、 廖教授在澳洲某个大学的亚太学院进行台湾研究,且是资深讲师!我猜想,由于在洋学校教授台湾文化,因此,对于台湾研究必定很深入。但从其言论看,却俨然欧洲理论研究的资深讲师!除了文化人类学 (吉尔兹)、后殖民主义 (萨依德等),还懂得论述理论 (傅科等等)西方哲学观点,实令我们这些土鳖惊艳不已,如果廖教授能将此在台湾发扬光大,那么台湾一定会有光明的后殖民文化前景!

 

四、 廖教授声称有宏观的视野,但我倒觉得把握细节的能力更强,在十万多字的论文里一眼就看到某人“偷渡”,接着就注意到了某艺术家先读艺术史的“八卦”,最后还注意到某展览是第一个,先从小处着眼,再从小处论述,最后从小处消失,这样的逻辑倒是很通顺。

 

五、 廖教授最反对“他者中心主义”(例如“中国文化中心主义”、“西方文化中心主义”),但为了体现如何才是“他者中心主义”,不惜先牺牲自己做表率,写出了不少模范的“他者中心主义”文章,如《从深层到表面: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视觉模式研究》、《再现台湾:台湾风景画的视觉表征》、《近乡情怯:台湾近现代视觉艺术发展中本土意识的三种面貌》、《从自然的湾到文化的台湾:日据时代台湾风景图像的视觉表征探释》、《由内而外或由外而内?台湾美术的后殖民主义观点评论状况》,从这些充斥着西方语汇的文章中,我们终于领悟了廖教授的良苦用心:先把自己弄成精神残废,才能告诫他人不要精神自残!

 

六、 廖教授的谦和谨慎,最反对别人高傲与偏见,特别是笔者,我忽然恍然大悟:原来是我写论文时,竟然没有引用澳洲大学的资深讲师的后殖民文化观点或论文!罪莫大焉,就此向廖教授谢罪,三鞠躬!
 

 


【编辑:成小卫】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