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宪庭张海涛联袂揭秘“八零后艺术档案(一)” 2011-10-29 23:15:18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张长收 点击:
2011年10月29日下午三点,由栗宪庭、张海涛联袂策划的“八零后艺术档案(一)”展览在宋庄美术馆、万盛美术馆、零公馆同时开幕。

展览现场

“八零后艺术档案(一)”宋庄美术馆展览现场

 

2011年10月29日(99艺术网 张长收)下午三点,第七届宋庄艺术节期间,由栗宪庭、张海涛联袂策划的“八零后艺术档案(一)”展览在宋庄美术馆、万盛美术馆、零公馆同时开幕。

 

这次展览将展示约200位艺术家的作品,在选择作品的过程中策展人给这些作品进行了归类,这是以档案形式展览的目的:以后还会有延续的八零后艺术档案展,多次展览和规模也想为了尽量不带有个人的主观倾向,更想客观呈现这个群体真实的面貌,寻求真实的八零后艺术特征,为现实和未来社会艺术生态良性发展做参考和铺垫。

 

对于八零后社会群体,普遍的人经常会武断的给他们带上一顶“不客观的帽子”,如个性族、不负责任的一代、垮掉的一代、反叛、信仰缺失、无深度、丁克一族、不成熟、无理想无报复、消费娱乐一族、无病呻吟、宅男族、裸婚族、月光族、去政治化、记忆缺失、开放胆大、超感性等等,这些都是其他年代的人群给他们下的共性定义。现实中我们接触的八零后人群中确实有不少这样类型的人,这也是八零后一部分人群在生存环境影响下真实的体现。

 

八零年代出生的艺术家是他们成长于特殊的改革时期,已经形成八零后人群自由、自我、鲜活的生存特点。八零后人群可能会逐步淡化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又逐渐受到强大的物质欲望的影响,这样的影响依然没有摆脱精神层面的压力。这些特殊性与六零后、七零后人群的生存背景很不同, 八零后艺术家的作品面貌自然也不同。然而在调查中,却有“惊人”的发现,八零后最大的人群现在年龄也有31岁,也到了而立之年,他们的作品中50%的艺术依然与七零后艺术家有着传承的特征,具有记忆情感、向往自然、社会责任、自由激情的一面;同时八零后作品也具有自己的强烈鲜活的时代特征:如异常生活、自由自我、数字情感等。

 

八零后的作品开始摆脱大的意识形态束缚,艺术家们更多的表现自我的价值和内心愿望。另外八零后艺术也具有多样化特征,改变了我们对八零后以往的影象:八零后不只是以卡通、消费、娱乐、新媒介为主体表达的表面现象,他们也是参与社会,积极改变现实生存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很多人同样也具有良知和生命理想。

 

八零、九零后更多的是个性和感性的释放,勇于创新、摆脱束缚的过程中责任也开始淡化,容易陷入娱乐消费的平面和空虚的境地。这个阶段的人群与以前的人群面对文化针对的问题自然不同,所谓居安思危,时刻都有敏感的困惑和感受,艺术家这时也要保持独立、自由和鲜明的态度。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2012年1月29日。

 

【在线展厅】八零后艺术档案(一)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