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廊行业走过的几十年来,从摸索前行到生存有路,从终难扎根到寻求变革。目前,国内画廊仍然困境重重,现状不容乐观。业内有两句常用以总结画廊生存现状的话,数年有效——“中国真正能称得上商业画廊的没几家”、“一些画廊连生计都难以维持”——非常直接的揭露了中国画廊行业的痛楚。
中国艺术品市场走过的20年来,出现过很多问题,有过跌跌荡荡的起伏,现在艺术品市场的寒冬又来了,作为“一级市场”的画廊行业来说,当然也必须要经历这股刺骨寒流,而华艺廊负责人张向东却并不这样认为。他认为,这是画廊行业第一个真正的动荡期的开始,将意味着行业全面变革的开始——2011年冬季是画廊行业的真正“十字路口”。
难以理清的画廊困境
对于画廊遭遇的现实困境,可谓一时难解。从大的方面讲,人民币汇率提升、美元贬值导致中国艺术品价格明显比海外高,据相关人士统计,国内艺术家比国外同等级的艺术家在价格上要高出70~80%,这将直接导致国外藏家对中国艺术品的观望局势与打压现象。而另外一种让人纠结的情况却是,中国画廊在欲想将中国艺术向海外推广时会遇到多方面的掣肘。这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当代中国艺术家“吃水便忘挖井人”被国外画廊签约之时,中国画廊在制造品牌与承担“二传手”的功能之间难以平衡。
在亚洲地区来讲,国内画廊的危机除了印度与东南亚市场的崛起、香港稣富比与佳士得两大拍卖巨头分摊了藏家资源以外,近年国外画廊抢滩香港的现状更是加深了这层忧患。国内拍卖行的强势致使功成名就的艺术家作品价格急速提升、艺术家自产自销、艺术品信托、网上交易等等都同样威胁着画廊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