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中国“废品” 2012-03-09 14:07:45 来源:云浩博客 作者:云浩 点击:
王澍,作为活跃在中国建筑第一线的建筑大师,他的作品总是能够带给世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即使是对那些建筑司空见惯的人而言。凭着对项目场地的独特见解,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高超表达,以及对不同建筑材料组合的巧妙把握,使得王澍的作品有着一种独特的象征性和延续性。

王澍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王澍

 

王澍,这个建国以来获得最高国际荣誉的中国文人,从在自我的书斋默默隐忍,到一时“洛阳纸贵”,在这个商业喧嚣、文化惨淡的当代,算是中国文化的一根救命稻草。

 

同时,他的成功无疑遏制了很多所谓的建筑师一味拜金,一味唯业主的低俗“品味”是从的腐烂现状。给中国日渐沦丧的建筑界挽留了一丝颜面。

 

象山幽幽水去东

文士曾此背西风

一朝等闲识君面

 千红百媚又成空

 

主 持 人:云  浩  学者  古诗词人 中央美术学院课程教授

 

谈话嘉宾:王明贤  建筑理论家  国际策展人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研究员

 

                  王  中  公共艺术专家  雕塑家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方振宁  建筑理论家  艺术批评家

 

云  浩:今天请到了你们几位在建筑理论和艺术领域有建树有观点的朋友,王澍得奖,艺术圈都很兴奋,就这件事说开去,也谈谈中国建筑或者文化的现状。

 

方振宁:很多人都认为王澍得奖太早了,任何一个得普利兹克奖的人我们都觉得很遥远,因为不是中国人,他的背景、他的环境你都不清楚,但只有王澍是唯一的中国人,而且呢,大家都见过他,你不会觉得他那么神圣,又了解他。

 

他的有些东西在最开始出现的时候为什么很多人没有认识他的价值?我那天晚上看评委会弄出来那个中文稿,有一段话,我就觉得中国人写不出来的,因为我是搞评论的,没有人对他有过这种评论,中国的很多研究建筑的不知道王澍的价值。

 

我是觉得这个问题是我们研究讨论的一个热点,因为你就是得了奖你有什么好议论的,反正已经得了嘛,这个奖也很高嘛,东西也不错嘛,是不是?也就是给他添油加醋编成花儿,然后花儿的光芒再持续一点,就是不要早谢,只是这个。所以其实我是觉得你要讨论什么问题才有意义。

 

王明贤他那时候做威尼斯双年展第一次中国馆展览的时候就选了王澍,他当时和许江、范迪安是策展人,许江是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当时王澍还不是建筑学院的院长的时候,许江委托他做学院的校区,许江就想做一个文人情怀的建筑,那么王澍正好有这个情怀,他俩这一碰,就把范宽的山水和自然的风景——象山校园结合在一块儿了,其实王澍的作品很少,但是就一个作品的那个面积可不得了,得奖是宁波博物馆了,实际上他最大的垫底的那个工程就是象山校园,这个象山校园的起家等于说就是许江给了他这么一个机会,同时整个中国美院的名声什么各方面也都起来了。

 

王  中:杭州本身就是一个具有人文山水气质的城市,王澍在象山校园所做的一次大规模的实践在起步时已经拥有了天时地利人和,场地本身的东方韵味与王澍的系统积累形成了很好的叠加,他也因地制宜的把握了这个机遇,在那样短的时间里完成了令人振奋的作品,但是听说在使用的功能上也受到来自中国美院师生的微词,而我恰恰认为好的建筑仅仅满足功能需求是远远不够的……

 

方振宁:曾经学生们有意见,很多人都说建筑不好使。我认为好使的房子,让一个开发商给你盖就可以,你这个学校里培养什么的?王澍难道不知道做一个楼梯应该每一阶都一样高吗?我就问他:“你为什么有的高有的低呢?”他说:“特别高的,你一踩踩空了,你就感觉,哦,地还存在呢。”这就叫哲学,你感觉你的脚是落在地上,你每天踩一样的东西你就没有感觉了,这就是哲学。我当时就跟中国美院的学生讲,:“你们真幸福啊,住在这样的房子里面,在这样的房子里上课。”他们问为什么,我说“因为它能激发你的创造力呀,你在这里想,哦,应该做这样的房子。

 

云  浩:王澍用自我的智慧通过建筑向学生们在永远的传道,而且王澍的方式就是中国的模式。

 

方振宁:对呀,比如王澍的房子窗户都不大,这是中国的方式,中国的模式认为房子就是应该暗,如果不暗就不叫房子了,你就到广场上去算了,外面亮,里面暗,舒服,有阴凉,看阴影……

 

我去看那个木工工房,窗户都是那样,然后他们每个人有桌子,木桌子,工具都是挂着,都很有层次的。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