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中国“废品” 2012-03-09 14:07:45 来源:云浩博客 作者:云浩 点击:
王澍,作为活跃在中国建筑第一线的建筑大师,他的作品总是能够带给世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即使是对那些建筑司空见惯的人而言。凭着对项目场地的独特见解,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高超表达,以及对不同建筑材料组合的巧妙把握,使得王澍的作品有着一种独特的象征性和延续性。

 王澍

宋冬《物尽其用》

 

中国价值

 

云  浩:这个奖是代表了一种建筑的趋势,还是对一个人的美学的这种价值的一个体现?

 

方振宁:基本价值观的肯定,对他的基本的东西的肯定,不是趋势,不是说你用二十年、三十年都是王澍这种风格,这不可能。每个时期有一代一代,人对那个东西有认同,就跟你说联合国文化遗产一样,如果联合国文化遗产大家在同一个时期都能确定的话,那就不要每年选了嘛,就一次选完就算了嘛,是不是?每一次认识,哦,那个好像应该得,哎呀,怎么那个还没有认识到?大家都共同觉得这个东西我们应该纳入这个名单里面来,都是一样的。

 

王  中:这个奖来的很及时,我一直认为今天中国的超城市化进程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任何一个地域都不曾发生过的,在这个历史时期我们拥有大量的实践机会,面对非常多的问题,但我们是否利用这个机会向世界展现我们的主张,对人类的文明做出我们的贡献?普利兹克奖为我们带来了历史的判断,虽然这个判断很像空投了一个标准,或者说塑造了一个游戏规则,但对于今天中国的建筑乃至艺术是个很好的催化剂,特别有趣的这个奖颁给了主流建筑院校之外的美术学院,也说明了美院的艺术生态对很多相关学科是有价值的。

 

云  浩:振宁兄,你觉得他这个获奖对于中国建筑界、文化界会有什么样的一种……不管是良性的、恶性的,都是会有一种什么影响?

 

方振宁:那当然影响是巨大的了,因为一个是他的奖项不是一般的,我们说它是一个相对来讲是比较学术的,就是没有商业操作或者说暗箱操作,这是一个。第二个是中国现在你看无论是奥运会,包括世博会,真正好的建筑都是依赖外国的设计,中国方面都是一种配角,就是技术的,比如画图这种技术,水暖通这方面都是找中国当地的。但是总的来讲,中国建筑师的设计经验不足,而且缺少想象力。但是王澍这个获奖呢,对中国的建筑界来说那当然是一个重磅炸弹了,这个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其实一个最大的意义是对城市那种破坏的一个最强有力的遏制,至少说中国建筑师应该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应该得到一个公正的评价,不管是政府也好,是民间也好,整个建筑界对他这个东西的肯定,我觉得是对现在还在进行中的对城市的那种疯狂的破坏是一个非常强有力的打击。

 

你看艺术家宋冬他做的作品叫《物尽其用》,他用什么材料?他就是把那些日常东西都收来摆在那里,他现在世界巡回展的影响非常大,“物尽其用”那四个字一方面反映了他这个作品的主题就是拿了这些东西告诉你物尽其用,但是同时它又是最朴素的哲学思想,对不对?就把一个物质用到不能用为止,这样的话就是一个对持续性发展的一个基本的态度,那是艺术家。那么在建筑界呢,我觉得像王澍达到这样的程度,但是在电影界全军覆没,是不是?全部退出来。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讽刺,因为……

 

王明贤:还有贾樟柯什么的,现在也退了。

 

方振宁:全部,贾樟柯都变成商业的了嘛。所以中国电影界最开始是谁?陈凯歌得那个奖,《霸王别姬》,当时我在东京的时候,我觉得这是做给外国人看的,就像演戏一样。所以当时东京大学有一个研究中国文学的,他说:“我听到现在,所有的中国人都是祝贺,你是唯一的好像是持反对意见的,我觉得不可思议。”他说。那你看陈凯歌以后拍过好的吗?没有。你不能做一个给外国人看的东西。像张艺谋这些,我觉得都是这一路下来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云  浩:说得好。

 

方振宁:慢慢才会体现出来。

 

云  浩:以前这些得奖的和王澍兄最大的不同,张艺谋他们是做给老外看的,王澍是做给中国的。

   


 

 


【编辑:曹茂超】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