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多苓最喜欢边作画边聊天 称光画美女太不学术 2012-04-11 16:24:44 来源:京华时报 点击:
“朦胧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它非常具有挑战性。”何多苓这样评价自己的作品。“我的作品通常是虚化背景,强调人物的面部表情,忧伤也许才是我生命的核心部分。”从何多苓早期的伤痕美术到如今朦胧诗意,纵观何多苓的绘画风格,除了有一条忧伤的主线外,创作语言一直在变化。

不谈艺术只看“杂书”

 

何多苓经典造型就是牛仔裤,十足的潇洒哥形象。每次出席展览,身后必定一群年轻人前呼后拥,他们都喜欢和何叔叔玩,因为何叔叔在他们眼里更像是一个老顽童。

 

何多苓说话时喜欢以“呵呵”开头,他说生活必须快乐。这样一个如此快乐的人为什么画面会如此忧伤?何多苓解释:“创作是我的生命,而快乐是我的生活。”

 

何多苓工作室大门永远是敞开的,郭伟、屠宏涛、吉磊等经常去画室与何多苓摆龙门阵。何多苓笑谈,和同辈人聊天经常是养生之类的话题,他不喜欢,他觉得这个话题很闷。他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喝小酒、聊聊八卦。“我们在一起不一定聊艺术,艺术是一种常态,不需要去谈。”

 

何多苓除了不聊艺术,同样也不看艺术方面的书。他的书房就是卧室,躺着看书是每天睡前最后一个程序。书柜上放着《凤凰周刊》《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环球科学》等“杂书”。他觉得目前艺术类的文章千篇一律,就算张冠李戴都完全合情合理,没有任何深度和新鲜感。

 

1.创作时间

 

每天下午,必须画画,不画就很不自在。

 

2.艺术界偶像路易斯.巴拉干。

 

3.创作相关的爱好喜欢在创作时听苏联和罗大佑的老歌。

 

4.利于创作的城市成都,安静适于创作。

 

5.喜欢的颜色

 

自然的色彩都是美好的,作为一个画家我无从选择。

 

6.创作题材

 

 光画美女太不学术了,我喜欢写生。

 

7.创作时间

 

小画快的话一下午,大画或几个月。

 

8.作画时害怕被打搅吗

 

完全不,甚至跟人吵架都可以。

 

9.是否有灵感迸发一说

 

任何时候都可以创作,画画是种职业。

 

10.《第三代人》当时卖了多少钱

 

4000多美金,和艾轩分了。

 

■创作十问

 

■人物小传

 

何多苓,1948年生于成都,现居成都。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班,伤痕美术的代表人物,上世纪80年代初以《春风已经苏醒》、《青春》、连环画《雪雁》、《追穷寇》、《我们曾唱过这支歌》等作品轰动一时。作品曾入选1982年巴黎春季沙龙,以及1986年在日本举办的亚洲美展。此外,何多苓还曾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展,1994年参加美术批评家年度提名展,1996年参加上海美术双年展。作品为中国美术馆、福冈美术馆等海内外艺术机构和收藏家收藏。2011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
 

 


【编辑:汤志圆】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