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来源·实践取向 2012-05-15 15:17:36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杨劲松 点击:
城市,是一种地缘的文化符号,也是一个社会的文化形象;城市化进程是“现代化”题内应有之意,也是人类“化力为形、化能量为文化、化死物为鲜活艺术形象、化生物繁衍为社会的创新”。

结  语:

 

“视觉化”是现代工业社会与农业社会截然区别的一个特征。从18世纪的经济视觉化到21世纪的文化视觉化,西方学界所定义的所谓“人类视觉智力”的发展体路径大抵如下:工业化到商业化阶段是“把某种编织严密的观念带到眼前,而这种观念是智力很难通过推理方法来独自把握、拆解和调停的”。也就是说,那种为了使工业产品能变得更易于理解、更有效率被大众接受而为之的“经济视觉”(尽管它被批判为“图像的刻板逻辑”)。在今天所谓的后工业化、全球化的语境内,拜科学和数字技术所赐的可视化界面的普及,视觉被“聚焦为一个意义生成和竞争的场所”。(参见 尼?米尔佐夫 著《视觉文化导论》P4-P5,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视觉经验和视觉识别力就明显不能依靠“一直把口语当做知识实践的最高形式”的西学原则(文本模式)来获得。视觉文化的图像比文本和自然之眼所见更逼真,尽管是虚拟真实,是不可能纯粹视觉性的视觉(它被赞扬为“图像的辩证逻辑”)。

 

可见,今天城市化语境下的视觉艺术,显然不再可能像过去精致专分的学科性美术生产方式般地出成果了。视觉艺术也不再能用既定的美学标准和范式来加以规范。原因在,视觉艺术“倾向于把那些本身并非视觉性的东西予以视觉化”;原因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有足够的前景信赖于技术力量可以随着思想飞跃而达到更新境界。因此,眼下尽可能要做的就是如何通过可以征服“眼球经济”的两大法宝——印刷文化和影像文化,将“一套完整的信念和欲望,采取一系列被编码的语言和类型及其向眼睛灌输东西”,此类技术文化生产的视觉文化方式,不仅实现了全球化意味的视觉民主的信念,人们已经可以足不出户地对原先不敢言论的事物适时发言和讨论,可以自由地穿越过去想都不敢想的空间和事件,成为无须身在现场的见证与证伪的“在场”者。并且,还可以任意完成“空间生产”的理想。这类让行动自由自在的空间想象的人性本质,也为具体的不同领域的身份的具体人的思想提供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属性,使人借助于现实与想象的某种条件而获得“保真”的具体化。如此描述出的视觉艺术并非虚幻且已真实地呈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使心灵之眼目光所及之万物尽收眼底,被心灵之眼凝视过的任何事物都会因此得到烛照”。( 参见 罗岗、顾铮主编的《视觉文化读本》P13,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视觉艺术作为中国美术学院教育改革措施中产生的新学科,已置身于世界视觉文化转向的浪潮之列。在展开和亟待展开的跨文化与公共性为特征的艺术教育实践方面,奉行总院培养“四通”人才(中外通、古今通、艺理通、……)的学术要求,具体措施体现在:一.以通识教育为本,不人为地设置学科、思想间障碍;二.培养视觉文化判断力,以社会课题为抓手,将课堂教学延伸至社会、在实战中磨砺思想;三.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自然、社会等不同领域的智慧而非知识的整合过程。而以上所有努力的核心意图在:今天的视觉艺术“教育”功能取决于能否提出新的角度和产生出新的问题来激荡思想,而不是以提出旧问题的方式再生产陈旧知识。

 

因此,在城市化语境里的中国美术学院的视觉艺术教育已蓄势而为,已在参与长三角的城市化建设中,承担起了重建中国文化精神和视觉文化思想的重任,并实现着新视觉在国家文化复兴进程中的应有职能。


2010年8月18日于滨江工作室

 


【编辑:王厚发】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