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终结与批评方法论的冲突—阿瑟·丹托对格林伯格的批判 2012-10-17 13:13:24 来源:艺术国际作者博客 作者:沈森 点击:
安迪.沃霍尔在一家重要的画廊里展出了一堆盒子,从外观上,这些盒子和工业生产出的作为消费品的盒子一模一样,而事实是,安迪沃霍尔的盒子用胶合板制成,沃霍尔和他的助手手工印上图案。但这不足以让我们分辨出沃霍尔的盒子与工业生产的盒子的不同。这些普普通通的盒子却成为了阿瑟丹托理论的基石。

“写实主义与自然主义艺术掩饰了艺术的媒介,利用艺术来掩盖艺术;现代主义则运用艺术来提醒艺术。构成绘画媒介的局限性——扁平的表面、基底的形状、颜料的属性——在老大师们那里是被当做一些消极因素来加以对待的,只能含蓄地或间接地得到承认。在现代主义作品里,同样的这些局限性却被视为积极因素,而且得到公开承认。马奈的绘画由于其公开宣布画面的平面性的大胆直率而成为第一批现代主义作品。在马奈的启发下,印象派画家放弃了绘画底色与半透明色,使赤裸裸的事实暴露在观众的眼前:他们所使用的色彩就是由从颜料管或颜料盒中挤出来的颜料构成的。塞尚(Cezanne)则放弃了逼真性或正确性,以便使他的素描或构图更为明确地吻合画布的矩形形状。”21

格林伯格寻求了一批艺术家,来证明他的物质美学的观点,如在《塞尚》一文中,讨论到塞尚笔触的特点,他形容到“重叠的小矩形颜料块,被一个个铺排开来(无意将其边缘覆盖),在画布表面带来贝壳花的形状;与此同时,由同样一些矩形颜料所创造和塑性的东西,又被不断带进深度错觉”22他也形容苏丁的色彩是用厚涂法将颜料柔了又揉,槌了又槌。也讨论了波拉克在1911到1912的肌理创作以及波洛克对泥巴的运用。无论如何,格林伯格走在寻求用这些例证来证明艺术家在所使用的媒介中来获得灵感,现代主义讲述的是“媒介的抵抗的逐步投降”的故事。在这些媒介中,绘画的平面性又是最基本的,永远不与其他艺术所共享的条件。

视觉经验和物质美学,构建起了格林伯格形式主义批评的框架,在这个框架里,首先只有具有审美特质的作品才是艺术,其次,要服从格林伯格的整体物质美学。

但是,阿瑟丹托对格林伯格的批判也正基于此,在丹托看来,格林伯格作为批评家的优点和弱点都来自于这些信念。格林伯格对20世纪40年代的抽象绘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当时几乎没有人能够欣赏波洛克的艺术。然而,到了20世纪60,70年代,这种情况开始发生变化;

“面对刀砍过的毛毡,碎玻璃,脏污的线头,破裂的胶合板七扭八扭的铁丝,浸了乳胶的奶酪布,浸了乙烯树脂的绳子,霓虹灯标,影像监视器,涂抹巧克力的乳房,被拴起来的一对情人,刀砍斧劈的肉,四岁的衣服或被分割开的房子等,康德主义艺术批评家将无言以对或语无伦次。”23

丹托认为格林伯格的物质美学过于苛刻的要求使得他所倡导的抽象艺术成为了一种专制、排他的形式。丹托列出了现代主义的两条错误路线,第一条错路是艺术与绘画的等同,第二条错路便是格林伯格的物质美学。在格林伯格的物质美学的影响下,我们无法处理杜尚、贾柯梅蒂甚至无法处理毕加索的作品。还有表现主义,也成为格林伯格深恶痛绝的对象。对于超现实主义,格林伯格也没有用处,格林伯格形容它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一种反审美,反形式的虚无主义。

波普艺术的出现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从没有作品像波普艺术一样冲击着格林伯格的形式理论。沃霍尔用一种新的方式提出了关于艺术的本质的问题,那是作为艺术的盒子和不是艺术的盒子之间的差异不再能被视觉所发现的问题。似乎视觉经验变得无效化了,你无法分别出沃霍尔的盒子和超市里的布里洛的盒子之间的不同,你也无法分辨劳申伯格的“床”和现实中真实的床有什么区别,因为那就是一张真实的床。

那么如何对待新艺术?丹托提出了自己的阐释观,不同于格林伯格的形式批评,丹托面向了黑格尔:

“黑格尔谈到知性判断‘(1)艺术的内容。(2)艺术品的呈现方式。’不需要再进一步批评。他需要同时确认呈现的意义和方式,或者我所说的对以下论点的体现,即艺术品被体现的意义。康德艺术批评的错误是它把形式与内容分隔开来了。”24

丹托认为,在对待新艺术的问题上,我们应该更多将焦点放在作品呈现的意义上去,而不是其形式。这是一种崭新的思考,要知道,那时的美国艺术仍是以抽象表现主义为官方风格,是《布里洛的盒子》才使得这种新的切入点具有了意义,对于这些方盒子,用纯视觉语言来区分艺术与现实变得毫无意义了。于是,通过波普艺术,艺术提出了关于自身的真正哲学问题,这不是格林伯格的现代主义所做的定义,真正的问题是什么造成了两个完全相像的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差异。

在《普通物的转化》一书中,丹托展开了对波普艺术的论证,他认为,波普艺术的意义在于将一种大众性的文化符号转化为了高级艺术的主题地位上。25

“波普艺术之所以激动人心,是因为它具有转化性质。有很多影迷以对待一个伟大戏剧明星的同样方式对待玛丽莲梦露。沃霍尔通过把她的漂亮面容安排在金色颜料的画面中,把她转化为一种符号。像这样的波普艺术恰恰是美国的成就,我认为正是它的基本立场的转化性使得它在国外具有广泛的颠覆性。转化是一个宗教概念。他的意思是指对普通物的崇拜,如对其原面貌的崇拜;在《马太福音》中,它意味着崇拜人,将其看做是上帝。………………对我而言,现在波普的一部分大众性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它转化了对人们最有意义的东西或一类东西,将它们提高到高级艺术的主题的地位上。”

将普通物转化为艺术造就了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艺术品不在需要多少技能来制作。它们不再需要艺术家——任何人都可以“做“艺术品。绘画和雕塑越来越偏离了中心的地位了。回想20世纪上半叶所经历的数百个运动,如立体派、野兽派、未来主义、达达主义……用丹托的话来说,他们都有着自己的宣言,这是宣言时代的产物。而现在,这些宣言消失了,一切都归于平淡,艺术家在做着自己想做的任何事,转换着任何一类普通物,只要他们愿意,肥皂块、玉米饼、电影明星等都可以是艺术。之前的所有艺术宣言都颠覆在了日常生活。艺术到了波普艺术,才真正提出了关于自身的哲学问题。上升到哲学反思之后的艺术,不再有羁绊,艺术走向了多元化,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艺术品,只要你转向哲学!

总之,当普通物通过哲学转化为艺术品时,以格林伯格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艺术的终结就不可避免了。

引:

1. Clement Greenberg: Recentness of Sculpture, The Collect Essays and Criticism, Volume4, Edited by john O'brian,1993 p.252

2《艺术的终结之后》 美阿瑟丹托著 王春辰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P6

3.引自《艺术的终结之后》 美阿瑟丹托著 王春辰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P49

4.引自《艺术的终结之后》 美阿瑟丹托著 王春辰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P70

5. 引自《艺术的终结之后》 美阿瑟丹托著 王春辰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P73

6.《艺术的终结之后》 美阿瑟丹托著 王春辰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P71

7.《艺术的终结之后》 美阿瑟丹托著 王春辰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P74

8.引自《艺术的终结之后》 美阿瑟丹托著 王春辰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序言 P4

9。引自《艺术的终结之后》 美阿瑟丹托著 王春辰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P4

10.引自《艺术的终结之后》 美阿瑟丹托著 王春辰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P4

11.引自《艺术的终结之后》 美阿瑟丹托著 王春辰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P52

12.引自《艺术的终结之后》 美阿瑟丹托著 王春辰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P76

13.引自《艺术的终结之后》 美阿瑟丹托著 王春辰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P77

14. 引自《艺术的终结之后》 美阿瑟丹托著 王春辰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P34

15.引自《美的滥用》 江苏人民出版社 阿瑟丹托著 王春辰译 P121

16.引自《艺术的终结之后》 美阿瑟丹托著 王春辰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P81

17. 引自《艺术的终结之后》 美阿瑟丹托著 王春辰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p92

18. 引自《艺术的终结之后》 美阿瑟丹托著 王春辰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p92

19. 引自《艺术的终结之后》 美阿瑟丹托著 王春辰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P94

20. 引自《艺术的终结之后》 美阿瑟丹托著 王春辰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p96

21. 引自《艺术的终结之后》 美阿瑟丹托著 王春辰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P81

22.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艺术与文化[M].沈语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P61

23. 引自《艺术的终结之后》 美阿瑟丹托著 王春辰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P100

24. 引自《艺术的终结之后》 美阿瑟丹托著 王春辰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P107

25. 引自《艺术的终结之后》 美阿瑟丹托著 王春辰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P140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1]阿瑟·C.丹托.艺术的终结之后[M].王春辰,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2]现代艺术与前卫——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批评理论的接口 王南溟著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2

[3]阿瑟·C.丹托.艺术的终结[M].欧阳英,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4]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艺术与文化[M].沈语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H·H·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M].邹德农,巴竹师,刘珽,译.沈玉麟,校对.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第2版.

[6]沈语冰.20世纪艺术主义批评[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7]罗杰弗莱.塞尚及其画风发展[M]沈语冰,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8]何桂彦.形式主义批评的终结[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9] 沈语冰.艺术没有终结[J/OL]中国书画评论2008-7

[10]

阿瑟·C.丹托.美的滥用[M].王春辰,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编辑:于睿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