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澜社艺术家:未被挖掘的艺术市场金矿 2013-01-21 10:17:57 来源:中国拍卖
提起民国老油画,首先想到的必定是徐悲鸿和林风眠等艺术大师,但除了这些人,还有很多画家被遗忘、被忽视,而决澜社就是其中的一个。决澜社以庞薰琹、倪贻德和王济远为代表,他们的创作促进了国人对西方近现代绘画诸流派的研究和借鉴,也为中国现代艺术开拓了一片疆士。

 

倪贻德风景油画

倪贻德风景油画

倪贻德:市场表现略逊百万仅一件

倪贻德也是决澜社的创始人之一。1927年,他留学日本,与王道源组织了“中国留日美术研究会”,对日本和西方美术史和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回国后,他又译著了大量美术技法和理论著作。其早期作品接近印象派,而后倾心于塞尚、特朗、马蒂斯、乌拉曼克、尤特里罗等艺术家的艺术风格。他既反对纯粹“模仿自然”的庸俗的写实作品,也反对一味玩弄线条、色彩游戏的抽象绘画。他认为“艺术的意义在于表现自己的心象”,并在创作中追求“画面绘画化”的艺术效果。基于这样的艺术追求,他逐渐确立了作品的个性特色,即:造型体面分明,形象概括洗练,线条粗犷洒脱,色调纯净明快,追求大面和整体效果,并在形与线的相谐中体现建筑的坚实感和力度,营造出朴拙而清雅的艺术格调。

与庞薰琹一样,倪贻德也是决澜社的创始人,但两者作品的市场差距却很大,不论是成交量还是成交额都是如此。根据雅昌艺术网的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2年12月13日,倪贻德的作品上拍48件,成交30件,总成交额450万,成交率62.5%。到目前为止,除了2006年,其作品的年上拍量均未超过10件,且成交量也都不足5件。1997年,他的作品上拍4件,仅成交1件,成交价不足2万元。之后的6年时间内未见其作品成交(2002年上拍1件流拍),直到2003年,其作品开始放量,上拍3件全部成交,从3630元的《风景》到8.8万的《石库门》再到16.5万元的《女孩像》,价格相差悬殊。2004年,其作品虽然只上拍《六合塔》1件,但也以16.5万元(北京翰海秋拍)的价格成交。2005年,其作品上拍3件亦全部成交,只是表现平平。进入2006年,其作品就开始大幅放量,上拍14件,成交8件,成交率并不高,整体表现也不甚理想,但作品《拂晓外滩》在上海中亿春拍中以150万的高价成交,成为他第一件过百万的作品,也是到2012年秋拍他唯一的一件过百万的作品。2007年,其作品的上拍量开始减少,整体成交价格也呈现稳定抬升的趋势,并一直持续到现在。具体来说:2007年-2008年,5件成交作品的价格均保持在10万元以下,2009年成交3件,其中《邵靓云像》在北京诚轩春拍中以36.96万元的价格成交,其余两件的成交价均不足2万元。2010年成交1件,即《西湖一角》,在西泠拍卖秋拍中以39.2万元的价格成交。2011年成交4件,整体价格有所提升,除作品《盛夏》以2万余元成交之外,其他3件均超过15万元,尤其是作品《风景》,在西泠拍卖春拍中以46万的价格成交。2012年成交1件,成交价虽不足10万元,但是秋拍尚未结束,尚有预展作品未进行拍卖,其最终表现还可期待。很显然,其作品的市场表现比庞薰琹稍逊一筹,但对于普通艺术收藏者,就其在决澜社中的艺术地位,以及其名作精品的艺术价值与未来的升值空间而言,此时入手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