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桂彦:批评家要做到“独立”是很难的 2013-04-17 09:33:49 来源:艺术+
青年批评家大多出生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接受过系统的学院教育,正如批评家贾方舟所言: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批评方法,他们的方式和我们老一代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对问题的观察更敏锐,更有文化视野。

何桂彦

何桂彦

【编者按】青年批评家大多出生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接受过系统的学院教育,正如批评家贾方舟所言: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批评方法,他们的方式和我们老一代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对问题的观察更敏锐,更有文化视野。这一代批评家,他们会有更强烈的发声欲望,有自觉自主意识,但在今天,青年批评家所面对的艺术语境已经不同于前辈,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那么,他们到底应该干什么?应该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怎么样发言?作为一个出色的青年批评家,如何对历史特别是现实作出独立的解释,对历史如何塑造自己做出深刻的反省,对自身的精神处境作出清醒的判断?他们从哪里来,然后到哪里去?这都是本期专题要思考的问题。也许“来”和“去”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体,但我想,有的时候,起点和终点能够说明,却是说不清楚的,所以索性还是把握好当下吧!

1976年生于四川省。美术批评家,中央美院博士,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实际上,要做到“独立”是很难的,一方面需要批评家自律,要有职业操守。但另一方面,批评家也得生活,他也需要有收入。但是,国内暂时没有一个完善的批评制度做保障,于是,批评家迫于经济、生活方面的压力,有的依附于官方的机构,有的进入大学,有的在专业的艺术机构,不像西方国家有专门的批评基金,支持批评家独立的工作。由于中国目前没有这种制度,所以,对批评家来说,真正要保持纯粹的独立,是有一定难度的。

记者:您对艺术批评的兴趣从何而来?

何桂彦(以下简称“何”):我是在上研究生的时候接触当代艺术的。学生时期觉得艺术创作比较单纯、简单,后来对批评有一定了解以后,发现艺术作品实际上并不是我当初认为的那样简单,它背后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包括社会的、艺术史的、文学的、宗教的等等。后来觉得单纯的画画不能解决某些艺术问题,所以在考研究生的时候,就选择了当代批评这个方向。从2000年开始,接受了十多年正统的学院化教育。在这段期间,导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记者:经过了学院化的系统学习,多年来您如何保持对艺术批评的浓厚兴趣?

何:对批评保持兴趣,反过来跟我过去学画是有关系的。以前做艺术创作时,对艺术家的经历、想法、创作过程都比较了解,而我对当代艺术的发展、对新的艺术潮流也保持持续的关注,也十分敏感,这就会让批评很有意思,很挑战,也很冒险。批评的核心是对当下的、新的创作状况第一时间能做出反应,而一个好的批评家,他的批评性观点能对当代艺术创作起到引领和推动性的作用。

记者:在多年的艺术批评工作中,您一直坚持“批评家应该保持批评的独立性”,做到这个“独立性”容易吗?

何:独立性主要体现为学术的独立。实际上,要做到“独立”是很难的,一方面需要批评家自律,要有职业操守。但另一方面,批评家也得生活,他也需要有收入。但是,国内暂时没有一个完善的批评制度做保障,于是,批评家迫于经济、生活方面的压力,有的依附于官方的机构、有的进入大学、有的在专业的艺术机构,不像西方国家有专门的批评基金,支持批评家独立的工作。由于中国目前没有这种制度,所以,对批评家来说,真正要保持纯粹的独立,是有一定难度的。

记者:中国艺术批评很多是早期引进的西方理论,当下我们是否考虑建立一个自己的批评理论体系?

何:中国目前当代批评的构架和相应的知识结构,大部分都来源于西方,这是今天的现状,我们不用回避这个事实。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如果没有自己的学科建设,没有建立自己的评价标准和评判体系,那么,它就不会在国际上拥有真正的话语权。我们需要有自己的批评传统,当然,批评传统的建立首先要有一套自己的批评方法,而这套批评方法的产生,又取决于对西方批评方法的了解、吸收和消化,对它们进行必要反思,目前来说,要建立中国当代批评的理论体系还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

【相关阅读】

崔灿灿:我只是独立策展人不是青年批评家

何桂彦:当代艺术范式的转移模糊与缺席

青年评选的喧嚣背后:期待学术与独立

【编辑:李洪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