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旭辉:85——浪漫的理想主义
0条评论 2009-11-28 13:12:10 来源:99艺术网 

杨凯:那个时候也没有想过放弃?
 

毛旭辉:也很奇怪,没有想过放弃。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潘,在他那件最多只有12平米的房子中,全部是画,里面只有老鼠和松节油的味道。他当时那间房子连窗子都没有,然后他就画了一个窗子,画得非常漂亮,外边有鸟,有鸟什么的。当时就是很奇怪,我们再怎么绝望、虚无还是在画画。可能这就是今天要分析的问题。
 

杨凯:当时哪里来钱买原料和油画布呢?
 

毛旭辉:工资。我们都是怎么做的呢?地矿局的院子里盖房子,我们就去那儿捡点料子回来,自己动手做画材。我画过大量的纤维板、木板、三合板。其实我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才画一点画布,甚至就是90年代我跟画商签过约以后,我才第一次面对亚麻布。当时我根本不会画画了,我面对亚麻布根本不敢画了。那是一种很爽但又很残酷的情境。老潘的木工活挺好的,我在和平村那个架子就是他帮我做的。尤伦斯做“’85新潮”那个展览的时候,专门派人到昆明来给我包装那个时代的画。我就想起当年我们做“新具像”展览时画和箱子的情景,反差巨大。
 

杨凯:颜料都是最差的颜料吗?
 

毛旭辉:那个时候大家都是到处找,我到电影公司还可以弄一点,用了两盒我却报成七盒。到电影公司后条件好了一点,可以画点帆布,那个帆布也是画海报用的,但是质地要好一点。明明是用8米,我却跟领导说要用15米。单位上也就是那样,工资就40、50块钱,要吃饭,还要经常买点磁带之类的,还听音乐、买书。当初大部分工资都买书了,除了买颜料还能干什么?还要抽烟。从来没有存款,不可能有存款的。
 

杨凯:那个时候有没有想过十年以后,一定能够出人头地,作品能够卖钱,想过这个问题吗?
 

毛旭辉:没有这个概念。因为以前不卖画,包括看的书也没有说这个事情的。我们看的书都是画册,没有这种概念,说要卖多少钱什么的,没有这样的想法。也许十年以后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况。那个时候画好一幅画就是最大的理想,就是画出一种新的东西。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