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旭辉:85——浪漫的理想主义
0条评论 2009-11-28 13:12:10 来源:99艺术网 

杨凯: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西方的艺术市场已经很火爆了。那个时候,高更、毕加索、梵-高的作品都卖得很贵了,那个时候你们应该知道那种信息了?
 

毛旭辉:根本不知道。
 

杨凯:那个时候日本买梵-高的作品都很贵了。
 

毛旭辉:那是后来才听说的事情。一些很偏的报道上可以看到,对我们没有什么影响。
 

杨凯:有没有想过哪天你们也像梵-高卖得那样贵?
 

毛旭辉:没有这种概念。只想画出那种很像样的作品,但是我可以说一点,心里肯定会想我会像梵-高一样,但具体是什么样的成功,一点都不知道;成功以后会怎么样,也不知道。可能更多地会像梵-高或者高更这样,哪天就自杀了或者以某种方式死了,被社会抛弃掉,艺术家就是这样的。
 

杨凯:这种摧残对你们是一种没有希望的理想,理想和现实之间是一种巨大的真空。理想很遥远,现实又很残酷。在这种状况之下,经历了很多年。要不然就像梵-高一样割掉耳朵,疯掉了死去。
 

毛旭辉:如果当时周围的朋友谁疯掉,我一点都不觉得奇怪。像80年代我听到海子自杀,我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杨凯:还有一个顾城。
 

毛旭辉:我们没有什么负担,又没有财产,什么都谈不到了,存折也没有。家里边也没有什么家具,一个黑白电视、一张床,再有就是你的画。但是说回来,就是舍不得。
 

我觉得不管晓刚也好,老潘也好,我们三个没有任何想法,但还是挺看中自己画什么东西的。我对艺术还是充满梦想的。只是这种梦想不是今天的市场、成功什么的。没有直接的关系,也想不到。所以我觉得中国的现实有点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每一步的变化都是新的。以前我们做艺术的时候,什么叫“批评家”,什么叫“策展人”,什么叫“画廊”,什么叫“艺术中心”,什么叫“基金会”,什么叫“拍卖”,什么叫“藏家”,完全没有这些概念,就是画画、创作。然后做到梵-高、毕加索的高度,中间没有什么过渡的。


  
  
【编辑:尹苏桥】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