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常平:物质主义现代性之恶——评余极的创作
0条评论
2010-11-25 16:44:11 来源:《上层》杂志 作者:查常平
余极:《对水弹琴》,150cmX100cm(E.d6), 120cmX80cm(E.d8),行为,1997年8月
的确,在信仰耶稣基督的上帝的人眼中,包括人的艺术创造之工,最终都需要在其信仰对象中被“坚立”。只有“自有永有”的存在本身,才能赋予个人的肉体生命的实存、世界之物的存在本身以存在性,从而逃脱虚无主义的蹂躏。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物质主义的现代性必须经历基督教时代洗礼的原因,也是西方社会在进入“另现代”后依然在生效的感性文化动力。否则,人生所到之处就会沦为《玩偶的风景》(2007),沦为与人敌对的异乡;人的所有消费行为,无非是如同面包虫参与的《金字塔的舞蹈》(装置,2001)。人在消耗自己的物化劳动果实中把自己失丧为纯粹的“非人”;人在对它们盛气凌人的指使中无意识地完成了对于自我生命的践踏(《窑》2000)。在这样的意识生命状态下,人与自然包括一切动物的关系都会成为彼此疏离、互相敌意的关系(《对水弹琴》,1997;《鱼对余说》、《尤物之吻》,2000);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在互不信实的《变脸》中(2009)、在互为冷漠的伦理(《小芳和小芳的侄子》,2007)中、在各自逃命的道德(《狼来了》,2006)中坍塌崩坏。世界在受造之初各从其类的美好,就会成为对人的咒诅,一种物质主义的现代性恶之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余极的作品,是对物质主义的现代性的否定性呈现(2010-7-23第一稿、28二稿于蓉城)。
【编辑:马海艳】
编辑:admin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