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虚高严重,质地与高价不符
古书画价值回归,对每一个书画人士和收藏者来讲本来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毕竟前些年古书画一直在低位徘徊,许多不过几万元,高的也就一二百万元,超过千万元的凤毛麟角,这种严重的价值低估也是很不正常合理的。但是,现在又在经历另一个极端——过度炒作,高估和虚高的拍品比比皆是。本人并不反对高价,真正的古书画精品突破“亿元”并不该令人惊讶,甚至个别“铭心绝品”超过10亿元也不稀奇,但许多冒牌的赝品和中低仿也趁这股热来浑水摸鱼,价格与质地严重背离,就不能不让人鄙视和担忧了。
从品质上看,这两年的多件亿元拍品如黄庭坚《砥柱铭》(4.36亿元)、王羲之《平安帖》(3.08亿元)、陈栝《情韵墨花》手卷和曾巩《局事帖》(1.08亿元)都不具备亿元书画的品质,价格虚高不小,买家的持有风险很大。《砥柱铭》与黄庭坚根本没什么关系,《平安帖》年代至多也就是明代摹本,而陈栝的《情韵墨花》手卷则是一件彻头彻尾的赝品,曾巩的《局事帖》完全与宋人的书法信札是两码事!在笔者看来,这样的拍品有的则顶多值几百万元,有的连当个资料研究的水准都不够。当今的拍场是“名头不够,假来凑”,大家都争先恐后寻找“明星大腕”和“亿元拍品”,仿佛没有亿元拍品就是无能,就是二流拍卖公司,于是不惜拿假货来充数,或者明明拍品的时代较晚,愣要说成是“宋元”的,眼下这种“张冠李戴”的招数很盛行,而且对新入场的投资型的买家屡试不爽。
火爆“亦喜亦忧”,市场明显欠成熟
2010年国内古画拍卖走出火爆上涨行情,既令人可喜又让人担忧。喜的是,古代的价值被藏家重视,彻底摆脱了前几年被市场低估一直当配角的尴尬境地,古书画终于“扬眉吐气”了,成为市场的“宠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这波古书画暴涨的同时也真实暴露出不少投机成分,许多赝品也相继涌上拍场,贩假拍假时有发生。一些投机分子“浑水摸鱼”,在这股书画大涨行情中发了横财。个别新入场的买家“择高而买”的心理,导致了“高价赝品”的产生,显露出古书画市场不成熟的一面。
笔者以为,古书画诞生高价有其合理的因素,前几年古书画行情一直较弱,价格低估明显,如今价值回归理所应当。但是在行情急剧转热的同时,也要客观看到当前国内古书画收藏仍存在不少问题,假画依旧泛滥,人为造势炒作现象相当严重,由资本涌入带来的市场性波动非常明显,收藏投资风险不容小视,过分盲目乐观或大举进入都还为时过早。未来如何减少市场投机成分,提高买家真伪识别能力,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保护买家和投资者的热情,对市场能否持续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编辑:李雅】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