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双年展中的影像作品——影像艺术的表达逻辑
0条评论
2011-01-07 11:23:18 来源:《上层》 作者:查常平
周依:《天堂》,影像,2010
总之,除了选择个人性流走的生命情感为内容外,影像艺术并非仅仅是一种录像,也不只是简单的现场播像。它邀请艺术家在录像剪接中、在现场布展中处理多余的图像和播放设备乃至播放方式的语言问题,以便最佳地传达创作者的艺术观念。无论表达对象还是表达方式,周依创作的分别代表天堂、地狱的《天堂》和《大》(2010),都体现出了影像艺术独特的语言观念逻辑。前者是利用在白色大理石上的3D动画投影短片,其中成群结队穿越森林的鸟儿、满山的树木与生长、漂浮的白色泡泡,都是影像艺术最佳的表达对象。后者为其最新的三维动画,以美国音乐制作人法瑞尔-威廉姆斯为造型的花瓶爆炸开场,花瓶解体的同时威廉姆斯的脸也变成立体的碎片、消失,观众由此被带入可怖的地下迷宫开始旅行。这两件为纪念但丁的《神曲》创作的作品,其实是要“不断探究梦想与现实、幻想与疯狂、真实与谎言之间的界限”(2010-11-29于蓉城)。
【编辑:李璞】
【专题】2010第八届上海双年展
【视频】第八届上海双年展新闻发布会举行
编辑:李璞
延展阅读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