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极并不像艺术市场中神话那般伟大 需冷静和客观评价
0条评论 2013-07-04 17:16:44 来源:画廊杂志 作者:徐子林

赵无极

赵无极

赵无极这几年很火,拍场表现夺人眼球,加上2013年四月艺术家辞世,艺术界一片追思。大家用尽赞美之词来回顾赵无极优雅、华美的一生:大师、油画之王、东西合璧、享誉世界、华人骄傲……当然,对已故友人的追思无论用何等溢美之词都不为过,毕竟这里有缅怀悼念的情感。然而,在众多媒体对赵无极艺术成就进行无限拔高的背后,却隐藏着多股力量企图在未来左右赵无极的艺术市场,这个需要引起艺术研究者的警惕。

实际上赵无极并不像艺术市场中神话的那般伟大,我们对待赵无极的艺术成就,需要冷静、客观的进行分析和评价。

赵无极的艺术成就

赵无极于1935年入杭州艺专,师从林风眠(1900--1991)。林风眠中西并举的艺术观点,深深地影响了赵无极。1948年赵无极抵达巴黎,很快融入巴黎艺术家的核心圈子中。在艺术方面,有两个人对赵无极影响甚大,一是诗人亨利·米修(Heni Michaux,1899--1984),他提醒赵无极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另一个是保罗·克利(Paul Klee,1879--1940),保罗·克利作品中的象征符号和主观色彩的运用,影响了赵无极长达6年之久。这个时期是赵无极从具象绘画逐渐向抽象绘画过度的阶段,到了1954年以后,他的画不再有标题,而仅在画布背面标注创作日期。即便如此,保罗·克利独特而强烈的个人风格,让赵无极一时无法跳脱对其作品的表面模仿。

直到1957年,赵无极的视野转向了美国,受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影响,赵无极开始新一轮的转型和突破,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画家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1956)、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1904--1997)在色彩运用、挥洒的笔触等方面给了赵无极重大启发。

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赵无极借助抽象表现主义元素,终于摆脱了对保罗·克利的表面模仿,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这一时期的作品以黑、赭、褐等色彩为基调,笔触剧烈动荡、充满力度、极富动感,“山脊式”的构图中,隐藏着甲骨、象形文字等中国符号。

到了60年代后期,赵无极进一步回归中国绘画“传统”,一种似是而非的中国山水风景,稀释的油彩通过洒、染、滴、擦、扫等反复涂抹,形成了丰富的色彩和肌理,画面看起来变化多端、情感充沛。

而到了80年代中后期,赵无极的作品越发显得空灵和润泽,画面中尖锐的笔触、冲突的对比不复存在,构图也从“聚”走向“散”,故意偏移了中心,创造了一种中空的结构,从而实现从“实”走向“虚”,暗合了东方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韵味。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