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极并不像艺术市场中神话那般伟大 需冷静和客观评价
0条评论 2013-07-04 17:16:44 来源:画廊杂志 作者:徐子林

赵无极《水之音》

赵无极《水之音》

二、稳步提升的二级市场,厚积而薄发(1985—2013年)

早在1985年,赵无极就有作品上拍,从1985—1996年的十年间,市场表现一般,其间送拍的作品多为版画,所以价格也相对低廉。而到了1997年价格突然暴涨,当年共有15幅上拍,百分百成交,价格涨至76,231美元,成交价比1996年上涨2.6倍。但到了1998年的成交价则迅速回落,腰斩一半,仅为29,457美元,成交率为73%,此后几年成交价基本维持在54,000美元左右。

1997年大升,1998年速降,都与当年的亚洲经济危机有关,而此时的台湾在经济上遭受重创,画廊业全面进入休眠状态。而此阶段赵无极的整个收藏市场恰恰是由海外华人,即以台湾藏家为主支撑的。

随着台湾经济的式微,苏富比(1999年)将台湾业务并入香港。佳士得(2001年)将台湾西画拍卖移至香港,设立“20世纪华人艺术” 板块,主打大陆和海外华人作品。从2000年以后,赵无极成为香港艺术市场华人艺术板块的重要成员,并催生了多个成交高价。

2005年,赵无极大型三连屏油画《June-Octobre》(280×25000px),在香港佳士得春拍“20世纪中国艺术及亚洲当代艺术”专场中,拍出1804万港币的天价。当年赵无极送拍68件,成交率90%。

2006--2008年之间,伴随着中国艺术品交易的日渐升温,赵无极的市场价格也持续上扬。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开始,全球艺术品市场骤然遇冷,赵无极的市场也受到影响,但成交价和2007年基本保持水平,仅下降5.14%。成交率大幅下降至60%,流拍量增大。需要指出的是流拍多集中在小幅作品和版画的范围。

2009-2013年,经历全球金融危机,中国艺术品市场一枝独秀, 2008年短暂调整后,再度暴涨,2011年又是一个高潮年。赵无极的作品在这一轮中表现仍然强劲,特别是其中涌现多只机构投资资金,成为2011年艺术市场值得研究的现象之一。

中国的艺术基金对艺术品的把控能力并不成熟,特别是在 “如何买”艺术品上显得十分幼稚,“三高”是众多艺术基金的购买策略:高知名度(名家)、高价格(名作)、高渠道(名拍卖行)。其中逻辑就是,名家作品抗跌性强,名家名作数量少升值快,从名拍卖行里拿货,以后出货也方便!然而这种逻辑是建立在艺术品市场持续翻倍普涨基础上的,首先此阶段对名家名作的每一次收货,都是高位溢价收盘的,没有捡漏的可能;其次是交易成本居高不下,经过拍卖行高额佣金的盘削,加上出货时的佣金和资金占用成本,一件名家名作捂上三年,翻一番出货也只能保个本钱。然而这样撞大运的好事想碰上和彩票中奖一样难。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