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瓷:“末代官窑”的绝唱
0条评论 2013-08-02 16:04:20 来源:《看艺术》 

醴陵制 釉下五彩毛瓷碗 保利香港 湘瓷湘绣艺术精品专场 成交价:1168万港币

醴陵制 釉下五彩毛瓷碗 保利香港 湘瓷湘绣艺术精品专场 成交价:1168万港币

参与保利这场拍卖的专家:红色官窑收藏家、鉴赏家,八大家瓷本画研究所所长胡怀银看来,价位远远不够,他不会以这样的价位出让这些瓷器。我们不禁要问:那毛瓷应有的价位是怎样的?

20年上涨100倍,仍没达到藏家期望

我们查看了毛瓷的上拍纪录,从1993年第一次出现在拍场到2013年保利香港的这次拍卖,20年间毛瓷可参考拍卖纪录极为有限。上一次毛瓷出现在拍卖市场上,是2011年北京保利春拍,一件“7501釉下红梅笔筒”126.5万元成交,再早一些成交纪录出现在时间跨度很大的1998年,也就是在这一年,毛瓷拍卖市场上的价格有了飞跃。上海拍卖行一件74年醴陵制“釉下五彩双面红月季花碗” 28万元起拍,最终以178万元成交;香港嘉德一对醴陵制“毛瓷”胜利杯也以178万的天价拍出。就在这个上拍记录产生的前一年,在广州嘉德1997年冬季拍卖上,四件毛瓷“花卉碗”,两只釉下彩、两只釉上彩,且两只有残,最终成交价仅8.8万元。1993年“首度国际拍卖会”是毛瓷首次出现拍场,一套4件醴陵74年制“双面釉下彩花卉小碗”以8.8万元成交,均价2.2万元一件。

20年间,毛瓷上拍数量虽然有限,但价格却翻了100倍,单个均价从2.2万上涨到220万。

毛瓷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流到民间,80年代末开始便形成市场,但交易主要集中于藏家私下易手。近几年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升温,毛瓷在一级市场的行情已经可以用火爆来形容。收藏毛瓷十多年的东莞藏家祁泽湖告诉我们:“现在有大批藏家专门住到湖南去收藏毛瓷,零几年的时候可以很容易收到较好的毛瓷,而现在则极难买到心仪的东西,价格也从十年前几千元猛增到到现在的几十万元。”

正是毛瓷一级市场交易行情的火爆让胡怀银对1168万港币的成交价不满意,尤其保利香港6月拍卖的这一套瓷器是毛瓷中最为珍贵,又极其罕见的,能出现在市场上的机会很少很少。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