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1毛瓷”釉下彩梅花酒壶 黄志藏
稀有原料精工艺,奠定“毛瓷”历史巅峰地位
毛瓷作为日用瓷器,之所以能在市场上取得可以与明清官窑观赏器相媲美的价格,除了它的稀有性外,更在于毛瓷的艺术性开创了制瓷史上的新巅峰。而毛瓷之所以能创新瓷器史,重要的原因在于毛瓷烧造的社会背景。从50年代开始,新中国将瓷器作为国家支柱产业,调用了各个学科的尖端人才和资源分工合作,在原料、技术、资金、人力资源上保证了陶瓷艺术的创新跨越。而这种条件在之后的中国不复存在,所以毛瓷也被称为“中国的末代官窑”。
毛瓷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其所用瓷土为世上最好的高岭土,同时也在釉下彩烧造工艺上有突破性的创新。
明清以后,景德镇瓷器之所以能在各大窑口的争奇斗艳中稳坐官窑第一把交椅的位置,取决于其高岭土烧造的瓷器白皙度是任何其他窑口所不能及的。而烧造毛瓷所用的瓷土——湖南洪江大球泥和景德镇临川高岭土是瓷器史上迄今为止最好的高岭土。“大球泥”也被称为“黄金土”因为似球一样一窝一窝而得名,这种泥的成分中会导致瓷器发黄、发黑的钛元素、铁元素含量极低,而富含能让瓷胎白润的铝元素,所以用大球泥烧制的毛瓷白润如玉。
全世界只有两个地方被发现有大球泥,其中一个便是湖南洪江,湖南洪江从1958年发现“大球泥”并开采,由于开采过度1975年“大球泥”绝迹,这也让醴陵毛瓷成为了无法复制的“绝品瓷”。
毛瓷最重要的艺术成就是对釉下五彩烧造工艺的创新。醴陵从光绪年间开始创烧釉下五彩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到上世纪50到70年代,在釉彩种类和烧造技术上都达到成熟,毛瓷就是釉下五彩工艺发挥到极致的产物。中国历史上的彩瓷大部分都采用釉上彩工艺,先在1300度的高温下烧好素胎,出窑添加彩釉后再入窑于800度低温中二次烧造。而醴陵釉下彩则开创了彩釉和瓷胎在1380的高温下一次烧成的技术。并且由于彩釉被隔离,釉下彩瓷无铅毒对人体无害,且不易褪色和磨损,这也是选择醴陵釉下彩瓷为毛泽东烧造专用瓷器的原因之一。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