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多件佳作即将迭现12月16日三江秋拍现场
0条评论 2013-12-05 11:22:11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黄宾虹(1865-1955) 沤波诗意图

黄宾虹(1865-1955) 沤波诗意图
设色纸本 立轴
尺寸:115×57 cm 

款识:一閒天所与,万事世从疎。名教有乐地,安心为广居。林间听啼鸟,濠上看游鱼。意适无馀想,时还读我书。  侣松先生清鉴,黄宾虹写沤波诗意。

钤印:黄质私印(白文)

出版:《艺苑集粹》P81 广陵出版社2012年。

此帧黄宾虹《沤波诗意图》观其整体风格当属画家由“白宾虹”逐渐向“黑宾虹”过渡时期的作品,介于早期的“疏淡清逸”与晚年的“黑密厚重”之间。画面构图仍保留着“白宾虹”时期的“麓台体”章法,茅屋林木皆以淡墨勾勒、浅色点染;而群山万壑则以浓墨湿笔由疏而密,层层积染,“浓、淡、破、泼、焦、宿、渍”七墨法在画里行间充分展现。无论是淡墨简笔或重墨层迭,皆笔笔分明、画中有境,黑里透白、实中寓虚,与画面右上角自题八言律诗情景交融,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咀嚼流连,觉有余不尽。题诗曰:“一闲天所与,万事世泛疏。名教有乐地,安心为广居。林间听啼鸟,濠上看游鱼。意适无余想,时还读我书。”古代文人书画家,皆善诗文,宾虹老人在近现代中国画大家中堪称为“文人画家”,诗文造诣极高,许多作品均有题诗,近现代著名作家高燮评其诗曰:“得宋人之韵,抒其乐志之情怀……是画家本色”。

该作画面布局严谨舒朗而错落有致,苍松密林、陂陀渚岸、院舍茅屋、楼宇亭台、近峰远岫、陡峭崖壁、蜿蜒小径、茫茫云雾,穿插有序,交相呼应,清晰可辨。层次简洁明快,颇有董源之意,用笔力度和笔致变化的动感,正是宾虹老人所倡导的“笔笔要分明”。画面弥漫的自然田园风格,则宛若巨然。除了“五笔七墨”,黄宾虹提出“齐而不齐三角形”的构图法则,即利用留白将画面分割成若干三角形的构图法,该作亦遵此构图法:图中借助云气、山径、岩壁的留白,呈现数个三角形小构图。黄宾虹喜在前景画一两株高树,甚至时而定为主轴。此画前景中的两株苍松,高大挺拔,非常醒目,这也是画家典型的布景手法。

该作山峦部分的笔法繁复多变,浓黑厚重,层层迭压,浑厚华滋;而大面积云雾和山径的留白则冲淡了这种繁密,达到了“疏可走马,密不容针”的高超意境,整体风格严谨,墨不掩笔,处处见笔,点画分明,繁而有序,手法平稳,墨韵酣畅淋漓,体现出“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景象。

虽然落款中没有确切的年款,但从整体看,这幅作品应是70岁后所作,定为同时期的青绿代表作,从此黄宾虹的山水进入了新的境界。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