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1865-1955) 月季图
设色纸本 立轴
79×40 cm 约2.8平尺
钤印:黄宾虹(白文)
题跋:宾翁山水以浑厚华滋著称。间作花鸟亦奇秀多拙味。是帧设色月季平淡天真,得瓯香法,殆绚烂之极归於平澹专耶。宜其为藏专同志所珍。一九七四年元月。茀之拜题。钤印:茀之(朱文)
说明:吴茀之题跋。
世人评价黄宾虹,常以一代山水宗师称之,赞其一点所蕴的太极道法、线中承载的起承转合、 “疏而不离”“密而不乱”的的笔墨用度;誉其章法布局里承载的思辨和谐、“师古人、师造化”后的发展创作、黑白相生中体现的“知白守黑”、“有虚有实”的画理。但这些赞美大多围绕着宾翁的山水作品,相较之下其花鸟画却易被大众忽略。
花鸟题材虽不是宾翁的创作重点,但他在这一领域仍然取得了不俗的成果。关于黄宾虹初涉花鸟画的时间,似乎尚无定论,目前可见的早期作品有1923 年所画的《春江水暖鸭先知》和1929 年创作的《拟唐寅梅花图》等。30年代居于北京之后,黄宾虹对花鸟画创作的兴致渐浓,目前可考的作品数量明显较之前更多,但此时期的花鸟作品多无上款。学界普遍认为黄宾虹花鸟画真正成熟是在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到四十年代中期之间(即其70~80岁)。宾翁早期的花鸟作品“简单萧疏”①,虽在笔墨上已有所得,但尚为形成较典型的个人面貌。晚年则是“简劲古厚” ②,笔墨愈恣意老辣,色彩也愈加大胆浓丽,。
此《月季图》其中寥寥花枝曲折向上,呈折枝式的章法布局;月季双勾与点染相合,花叶亦点染,是常见的“勾花点叶法”;喜用浊色,以色为主,以墨为辅,墨色淡雅中富于变化;以渍水相连叶与叶之间的相接处,一派清淡雅拙之气。可知宾翁一言:“画宜熟中求生。画山水应生而带拙,画花卉则刚中见柔。柔易俗,固柔中应求拙。”,当真是他的追求与实践。《月季图》应为黄宾虹早期的花鸟作品,画面上款:“宾翁山水以浑厚华滋著称。间作花鸟亦奇秀多拙味。是帧设色月季平淡天真,.得瓯香法,殆绚烂之极归于平澹专耶。宜其为藏专同志所珍。一九七四年元月。茀之拜题”,为著名国画家吴茀之所书。在中国书画理论和古画鉴赏上皆有造诣的吴茀之亦给宾翁此画不俗的赞语,平淡天真,奇秀多拙味,几言倒颇为贴切。
“作画用笔忌描、涂、抹。花卉尤重点笔,古日点染” ③,宾翁以点染代填色,形成了勾点结合的黄氏花卉的独特面貌;将山水画中的“渍墨法”发展为花鸟画中的“渍色法”,又善泼、渍等用水法,墨色水三法并长,拓展了传统花鸟画的技法; “画花草,徒有形似而无情趣便是纸花” ④,因重内美而更求神韵的宾翁画作传递出自然轻简、野逸拙健的味道。①②——《黄宾虹花鸟画初探》,黄铸夫 ③④——黄宾虹言
编辑:江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