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清宫“女神”珐琅彩 拍卖市场的宠儿
0条评论 2014-03-22 09:31:47 来源:99艺术网收藏频道 作者:陈倩华整合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

艺术品市场的执牛耳者

清三代的瓷器在艺术品市场上历来颇受青睐,珐琅彩瓷在面世的百余年间存世量很少,制作难度大又成本昂贵,再加上其高贵的身份,在艺术品市场上,珐琅彩瓷一经出现即受追捧,件件天价。

珐琅彩瓷的拍卖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香港。1989年,珐琅彩瓷精品佳作就已突破千万元大关。20世纪90年代后,珐琅彩瓷的上拍量和拍卖价格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2005年10月23日,“清乾隆 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在香港苏富比以1.22亿元人民币成交,成为首件过亿的珐琅彩瓷。2006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一件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被香港收藏家张永珍博士以1.5123亿港元拍得。2010年,香港苏富比“彩华腾瑞——戴润斋清宫御瓷珍藏”专场,“清乾隆御制珐琅彩‘祥云瑞蝠’开光四季花卉图纸搥瓶”以1.23亿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

清康熙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图碗 苏富比2013春拍拍出7404万港币

清康熙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图碗 苏富比2013春拍拍出7404万港币

传世稀有仿品多 关注鉴别七要素

独特精湛的工艺水平、高贵的皇家血统、再加上极为稀有的市场流通,人们对珐琅彩瓷趋之若鹜的同时,市面上开始大量的仿品问世,其中不乏几可乱真的高仿。想当年,大收藏家沈吉甫也曾受骗于高仿的“古月轩”,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鉴别珐琅彩瓷呢?

专家建议鉴别珐琅彩瓷要注意以下几个特征:

一、瓷胎:瓷胎细薄,修胎规则,完整无缺。

二、造型:多为碗、瓶、烟壶之类的日用小件瓷和动物摆设品,超过一尺大的都少见。

三、底轴:为纯白轴,不偏青也不偏黄,轴面光滑洁净无疵,堪称“白璧无瑕”。

四、珐琅彩色:色极鲜艳且柔和,很少为纯色,而为粉彩型藕荷色。色种多,同一物上可出现七八种颜色,多可达十多种。

五、色料特点:每一图案均由多种色料调配而成。其料彩表面光滑有玻璃质反光感,有时还可反射蛤蜊光,十分美观。釉料均凸出底釉略高出一毫米左右,有明显的立体感,闭眼用手摸可明显感觉到。这一现象用肉眼看不出,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特征。

六、绘画与纹饰:多为工笔画,画工精致。如康熙的珐琅彩大多为色地,有花无鸟;雍正的珐琅彩彩料更为丰富;乾隆时期出现了粉彩瓷和珐琅彩瓷之间的作品。

七、款识:康熙时期落款为“康熙御制”四字楷书,加双方框。雍正时期的款识也有两种方式,一为仿宋体,一为楷书体,均由四字组成外加双方框,仿宋体是“雍正年制”,楷书体是“雍正御制”。乾隆的款识只有“乾隆年制”四字双方框形一种,乾隆有蓝料也有褐色料款。

【编辑:陈倩华】

编辑:陈倩华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