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德 铜阿拉伯文炉
D18.5cm “正德年制”款
RMB 800,000-1,200,000
明永乐 铜鎏金无量寿佛
H18.8cm “大明永乐年施”款
RMB 4,000,000-7,000,000
备注:日本藏家旧藏
明晚期 林孝宗制德化达摩坐像
H22cm “林孝宗印”款
RMB 800,000-1,200,000
备注:1. 伦敦拍卖行1976年4月5日,编号107;
2. Sudney L. Moss, 伦敦;
3. 英国Thompson伉俪收藏。
着录:《佳士得图说中国陶瓷史》185页,第14图;Anthony du Boulay 着,1984年出版。
展览:《Chinese Ceramics of the Transitional Period》(circa 1620-1680 A.D.)from the Collection of Mr & Mrs Peter Thompson》展,赫尔大学,赫尔,1985年,编号62。
明成化 青白釉双龙耳盘口瓶
H50.4cm “大明成化甲午年置”款
RMB 2,000,000-3,000,0000
世人对黄金的渴求是永恒的,在我国古代,人们很早就发现了黄金,并对其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利用。《管子》曰:“上有丹沙者, 下有黄金”;《尚书?禹贡》也载:“厥贡惟金三品”;《中国货币史》也明确记载:“春秋战国时期,黄金就充当了货币的宝藏手段和支付手段”。而明代黄金,主要来源于金矿开采、赋税、海外贸易等,金矿基本是由皇室控制的,并用太监监理;据史书记载:明代神宗时,曾派大批太监到各地督开金矿,收敛了大量的黄金,同时,黄金课税也是相当重的,例如,在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黄金税课高达五千余两,它不仅反映了金矿的重税,同时也折射出黄金开采的量是巨大的,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也为皇室采办了黄金、宝石、珍珠等珍贵物品,避免以昂贵的代价在国内向外商或私人购买。
嘉靖时期是明代财力最强、人口最盛、文化最高之际,世宗朱厚熜是明代实际执政时间最久的皇帝,在其即位初期,文化科技空前繁荣,优秀作品和杰出人物大量涌现,“天下翕然称治”,后史誉之谓“中兴时期”。【明嘉靖 五十两金锭】可谓文物级的压轴重器,据考古发掘,明代五十两金锭发现极为少见,已知的有山西太原南郊黄陵村明晋王墓陵园内出土的两枚、湖北钟祥明代梁庄王墓出土有二,山公历史货币一书曾着录一件。此件明代嘉靖户部造五十两重金锭,纵长12.1厘米,重1869克,底部刻书“嘉靖四十年十月内户部造,足色金一锭五十两重”字样。除其本身不菲的黄金价值外,更多的是其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其在形制和工艺上堪称上乘,且其中所镌刻的文字更加确定其宫廷身份。
明嘉靖 四十年内户部五十两金锭
L12.2cm 重1870g
RMB 5,000,000-7,000,000
备注:中国嘉德2008.04.28,Lot4883,图录封面。
展览:“承古融今,星汉灿烂——中国嘉德艺术品拍卖20年精品回顾展”,2013.11.10,国家博物馆。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梦回大明,浩瀚气象,绝世而独立。朝代的更迭,将文化沉淀。中国的大航海时代,给明朝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影响是长远而深刻的。明朝初期郑和的七下西洋,威慑了周边的东南亚诸邻国,建立了一个相对安全和平的国际环境;在经济上通过外销精美的瓷器等,打开了海外市场,促进了民间手工艺的发展;而文化上的交融则不仅将中国式审美影响到了欧洲,更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吸收外来文化,丰富了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与内容,多元的文化使之达到历史的一个高峰,承载并延续着华夏文明的璀璨。
【编辑:田茜】
编辑:陈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