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抽象艺术家菲利普·艾伦受邀参加南京国际美术展
0条评论 2014-07-15 17:06:31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我的想法是有趣的!”

“可是好点子都没有用到我的画上来!”

“不,我可以把我的画画好!”

“我的工作是无聊的视觉游戏!”

“再让我想想,我需要创造性!”

……

一幅作品是怎样被创作出来的?关于这个问题,英国画家菲利普·艾伦给此次南京国际美术展的所有观者带来了最好的答案:居然跟无数的普通工作一样,也是个“磨人”的过程!可是,在艺术家的手里,一幅作品就这么诞生的!

相较于写实的作品,抽象的作品通常人们难以理解,或者说找到与它沟通的桥梁,此次菲利普·艾伦的参展好像打开一扇窗,通过他,欣赏者可以尝试以创作的维度去解读艺术,尤其是此次南京国际美术展带来的众多优秀地抽象性的、概念性的作品,以感受艺术的真正魅力。

菲利普·艾伦(Phillip Allen)(以下简称菲利普)1967年出生于伦敦,1990年毕业于英国金斯顿大学,并于同年进入伦敦皇家学院,1992年获得硕士学位,一直生活和工作在伦敦。1999年至今举办和参加过数十次个展与群展,并出版有多本个人画册和艺文类书籍。

菲利普是土生土长的英国画家,他将独特的抽象艺术糅合现代设计图案,利用丰富的技法和细致入微的视觉语言,来呈现精美的抽象绘画,形成了自成一派的绘画风格。他的作品看起来轻松而赏心悦目,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艰巨的层次堆叠,辛苦的元素取舍,各种手段和创意的融合等等,一幅作品的诞生如同孕育一个婴儿,艺术家的内心起承转合地经历了多少波澜,下笔沉思徘徊了多少个日夜,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最清楚。

“绘画并不神秘,它是一个相当务实的事情,你可以无限接近它,这才是作品真正力量的来源,我在尝试用一种乔纳森·拉斯克的方式,复印和炸毁一些元素然后再做一些平涂,在这些过程中,一些奇妙的事情就会发生。在一个完全空白的画布上绘画会出现什么?其实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只有令人沮丧的效果,因为什么实质性的事也没发生,但是,当你突然想到要画什么,思想和灵感都会指引你往那个方向去,这个时候不需要什么草图在旁边,因为你知道,你找对了路,就是那么走的,好吧,还等什么呢,赶快出发吧。”

对于在欣赏作品时追求视觉清晰度、纯净度和透明度的人来说,面对菲利普那拥挤的画面和混乱的技法可能会不知所措。但若是了解菲利普的人,就很容易从作品里同时读出一个表现主义画家的激情与抽象主义拥趸的脉脉温情。着迷于康定斯基和德劳之间的模糊界限,菲利普用鲜艳的色彩和密集的技法,让作品最终呈现出类似20世纪20、30年代的装饰性艺术图案的味道。

“其实在画画方面,我没有做太多的工作,因为我一直在想法不多,如果想在画中展示创造性,我只有把我所知道的东西都用上,然后再决定要去什么方向。”在视觉效果和表现技法方面,他的作品既不古板,也不刻意,他的兴趣在于创作过程,以及在过程中闪现的灵感。在他的作品里,计算机程式化的图案冰冷而扁平,而如烟火般绽放的各种表现手法又会不知不觉的把观者带到了他所设定的幻觉世界中。

“他有一种典型的英国式搜集癖”,一位艺术家朋友这样直截了当的描述他对菲利普的直接印象,“然而令人非常迷恋的是,他在这一大堆东西里怎么做出的取舍,并呈现出现在的这个样子。”

例如这幅创作于2008年的《Sloppy Cuts No Ice》由三个水平部分的基本结构组成:五彩的上部和下部设有厚重的颜料层以突出纤维质感,画面中的绘画元素几乎都独立于彼此而存在,在中心位置是一个宽阔平坦的几何形状,带有舞蹈或是建筑的韵律感,喜气洋洋的光线穿透的负空间,将多个形状连接起来。在相同的画布上,多种完全不同的表达方法各自占据一块空间,但是,几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却被一种强势的思维,以隐形的方式贯穿起来,一切都像在调色板上调和过,矛盾的技巧和融合的风格展现的淋漓尽致。

在这样一个幻觉般的画面中,菲利普的笔触依然突出,他没有试图掩盖作品背后曲折的创作过程,站在作品面前,观者好像在和作者进行一场头脑比赛,使图像的意义很快脱离于标题和表面意象,如果非要固执地赋予这些抽象形状以意义,那么结果可能像它的标题一般,根本无法解释。但菲利普说,这一点儿也不妨碍大家欣赏他的作品,只要感受到作品表达出的最直接的喜悦感和节奏感,体会一次智力的异想天开就是乐趣所在,它们是即兴的,快乐的,就算是有时候看起来也有点愚蠢和过时,也无所谓,因为它们是不可抗拒的,是独一无二的。

编辑:文凌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