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美术馆发展论坛】王薇:加强交流 取长补短
0条评论
2015-09-20 16:48:46 来源:99艺术网
龙美术馆创办人兼馆长,收藏家王薇
主题:民营美术馆在馆际方面的展示和交流,以及挑战
2015年9月20日,由银川当代美术馆和99艺术网共同承办的2015第三届中国民营美术馆发展论坛在银川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中国民营美术馆的制度建设与专业创新。目前论坛正进行到第2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民营美术馆在馆际方面的展示和交流"龙美术馆创办人兼馆长,收藏家王薇正在做主题发言,以下是发言实录。
大家下午好!近年来,国内美术馆事业蓬勃发展,大量社会资源和力量涌入艺术产业,越来越多的民营美术馆悄然崛起。它们拥有不同的创立背景、战略定位与自我运营模式,肩负促进城市公共文化发展使命的同时,也都面临着如何生存、寻求发展以及如何迎接挑战的共同课题。在此背景下,国内外民营美术馆之间互通有无、资源共享、相互合作展开各项馆际交流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龙美术馆开馆近三年来,也在馆际交流等方面做出各种努力,积累了一点经验,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借此次论坛之机想跟各位分享探讨一下。
馆际交流如何助益于美术馆事业,我认为首先会延伸和扩大馆藏的影响力。龙美术馆依托二十多年来丰厚的私人收藏,打造出了独特的"一城两馆"艺术生态,全面系统地展示出中国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当前世界艺术的新鲜活力。2012年12月18日,"古往今来--龙美术馆开馆大展"按中国古代艺术、红色经典作品、民国绘画及当代艺术三个板块系统梳理了其丰富的私藏。我想拥有这么丰富的馆藏资源,不应将其浪费,应当依托其硬实力优势,主动承担起推动艺术发展和促进城市公共文化发展的使命,所以我们一直与其他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机构讨论各种形式的合作,希望能够打破龙美术馆的地域局限。
同时馆际交流也会补充和完善展览的结构。相较于公立美术馆,民营美术馆最大的优势就是体制灵活,有较大独立性。这在很大程度上给民营美术馆寻求多方位合作提供了便利,可以调动各方力量互相借展,扩大文化影响力以及实现多方文化资源共享,有效补充藏品的不足,充实展品资源,丰富展览内涵,增强展览效果。可以说,馆际交流是解决当前民营美术馆资源稀缺的有效途径。
龙美术馆于2015年举办的"食洋而化、风神独韵--关良先生一百一十五周年诞辰特展",得益于征集到关良先生各个时期和各类画种作品200余件,使得展览的结构脉络更完善,在上海展出时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并引发热烈讨论。湖南省当代美术馆借此机会向龙美术馆提出借展申请,龙美术馆方面为推动艺术发展也积极响应,两馆这一次合作共同为关良作品的传播与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并成为2015年"关良热"的重要推动力。
另外馆际交流也可以对运营成本进行分摊和减压。近几年,各类国内外巡展已经成为重要的展览模式,对外,可以扩大艺术作品、艺术家、艺术机构的影响力;对内,分摊展览成本才是其核心因素。馆际之间的交流展可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策展费用、运输费用,国际运费分摊、借展费用、印刷费及媒体广告费等。
以龙美术馆为例,在2014年与英国Ben Brown画廊合作"万象--维克穆尼斯个展",并巡展至以色列特拉维夫艺术博物馆、法国圣艾蒂安当代美术馆;由墨西哥外交部发起,龙美术馆与墨西哥阿罗塞纳博物馆共同举办"白银之国--墨西哥,历史与未来"展览并巡展至北京恭王府及广东省美术馆等其他艺术机构,均获得较好的公众反响和社会认同。
2015年,龙美术馆与湖南省博物馆签署展览交流合作备忘录,率先将龙美术馆的红色经典馆藏与湖南省博物馆的马王堆汉墓文物交换展出,双方互免行政费用,共享学术资源,分摊策展及运输费用,在多个方面深入开展合作与交流,探索出官方与民营美术馆合作的新模式。龙美术馆将从馆藏起步,逐渐拓展,努力将中国的艺术推出国门,推向世界,目前已经与多家国际知名艺术机构达成国际巡展意向。随着2016年龙美术馆重庆馆的开幕,龙美术馆会将更多的馆藏展览及国际艺术项目输入西南地区,在推广艺术的同时,也进一步减缓美术馆的运营压力。
合作交流也可以促进运营经验的学习和交流。馆际之间的交流合作,不但可以促进美术馆与同行业界之间的友好关系,也是增进馆内相关人员在策展思路上不断开阔,运营管理上得到突破提高的有效方法之一。
2014年龙美术馆与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联合举办了"朱见深的世界--明成化斗彩鸡缸杯"特展,二十余件珍贵的景德镇珠山御窑出土的国家级重要文物和上海观众见面,不仅使特展的内容在广度或深度上都得到拔高扩展,借着此次合作机会,御窑博物馆在展品的多样化呈现方式上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龙美术馆也深入了解了御窑博物馆专家们的研究成果,同时近距离学习与布展相关的重要专业知识。
馆际交流可以更好的实现和提升美术馆的公益价值。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美术馆创立伊始,仅仅只有陈列和展览功能,在普通社会公众看来,美术馆不过是艺术家的展示馆。如今随着经济增长,民众文化水平和需求的提高,美术馆已经发展成为集艺术作品的展示、典藏、研究、教育、交流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窗口,成为社会公众的美术馆。如果一个好的艺术项目能通过馆际交流以巡展方式深入到各地区,不仅激活了该平台的能动性和丰富性,更是大大提升了作为美术馆公众教育的价值。
对于怎样选择馆际交流的展览与作品,龙美术馆一直秉承着学术定位、专业谨慎、多方考证的原则。首先馆际间交流的展览应尽量选择影响力大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展览,可以代表一个美术馆的理念和风格,才能在馆际的流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龙美术馆将馆藏作品梳理出数个重要体系,现阶段输出项目有三类我们的重要馆藏。即红色经典体系、民国时期油画体系、传统书画体系。这三类的体系相对完整,脉络清晰,在相关专业拥有比较权威的话语权,代表了龙美术馆在这三大领域的馆藏实力和学术深度,适合作为交流特展向国内外艺术机构输出,不仅展示龙美术馆的优秀藏品,同时也将中国艺术的精粹呈现给世界。
交流作品其实应该是对学术体系的填补和更新。目前拥有馆藏的民营美术馆日益增多,馆藏展大多基于本馆的藏品,从中梳理展览的主题脉络再呈现出来。在梳理工作中,现有的藏品有时会有所缺漏,抑或是学术界在这条线索中有了最新的发现与成果,这就需要馆际之间互助,拾遗补缺,共同协力将这些空白填补上去。
龙美术馆定期举办自主策划的馆藏展览和部分学术性主题展览、艺术家的个人展览,都首先强调每个展览的学术线索,以求公众对展览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成化鸡缸杯展应该说是最大化丰富馆藏展览的一个案例。作品应该能够适应馆区硬件条件。每一个民营美术馆都有自己的学术立场与风格定位,但建筑的建构在某些情况下具有"一票否决权",超高,超大,超重,不可复原性,破坏性程度等"超规"指标会直接影响到展览是否成立,许多展览或展品只能在艺术效果和场地实际应用中寻找一个平衡点。
实际上民营美术馆在运营过程中有很多现实的问题。在国内日趋多元的艺术生态中,民营美术馆算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有一批民营美术馆在国内各大城市纷纷崭露头角,但能坚守至今的却屈指可数。资金问题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美术馆的发展,但民营美术馆自身的"造血"机制在很多层面上受制于其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无法顺利打造馆际通道则是造成其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通道障碍的成因诸多,归结起来大致如下几点:
首先,中国美术馆在馆际方面的沟通交流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国内民营美术馆在近几年才崭露头角,与国外有全球影响力的美术馆相比,在知名度和美誉度上相对还有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使得馆际间难以产生对等的交流,作为弱势的国内美术馆尚不能取得一定的话语权,双方搭建平台有客观难度存在。
再则,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仅仅三十年,一直以来都是以学习西方现当代艺术为主,亦步亦趋遵循他们的一套体系摸索前行,缺乏根植于本土的思考,因此也导致了我们对西方当代艺术认识的相对滞后。学术上的不足局限了我们在美术馆运营上的发展和理念上的欠缺,跨国的馆际交流缺乏共同的语境,常常出现心有余力不足的情形;
第三,虽然在各级政府机构、海关及其他职能部门的协助下,美术馆可作为特例享受某些政策优惠和扶持,但受制于诸多现行法律条文的约束,输出至境外展出仍有较大困难和阻碍。与此相对,国内的文化审查制度使得国外众多有影响力的展览也很难进入国门,近年来上海市政府对文化艺术产业加大了扶持力度,但是政策的落实与执行依然难以跟上群众文化审美发展的脚步,国际交流要达到顺畅无碍尚需时日。
第四,从美术馆建筑来说,美观只是不包括其任何功能性的非必要要求,而要使合作艺术家的作品及我们的藏品很好地展示和保存,展厅及存放环境、建筑空间、温湿度控制、安全设施,包括防盗、防火、防震、防洪、电子监控、电子数控门锁等必备设施的安装、光照数比要求、药物杀虫散放设备、循环通风设备等因素缺一不可。保持作品质地的完好,不仅需要平时对自然因素预防性的保护措施,也需要定期的检查维护和修复,对于人为疏忽造成对藏品的破坏更让人痛心。
第五,作品的包装搬运方面,国内很多从业人员都缺少基本的知识和意识,作品材质、类型、大小对包装材料的选择、包装方式、运输方式、安全保险等的影响都需作出缜密的方案。但在实际操作中都被忽视甚至忽略,国内也没有基本标准。运输过程中专业设备的使用可以使刮蹭、损伤或其他原因对作品的损伤度降低为0.02%,但是放眼国内艺术品运输服务机构,拥有这些专业设备的少之又少,这也成为馆际交流的一个障碍。因此,如何逐一突破这些困难,最大程度地加强馆际交流与合作、让更多人有机会欣赏、学习到丰富的艺术作品,是美术馆这样的专业机构需要思考的方向。
对于如何推动间馆际交流。首先龙美术馆在不断的强化与提高自己的实力,积极、踏实地办好每一次展览,通过开展更丰富的学术交流和文化艺术活动,如教育讲座、公众放映等,加大美术馆在大众中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增进学术界与社会之间的交流。美术馆除了展览之外,可以通过其他交流方式,如来访参观、活动合作等活动促进馆际间的往来。讲座与论坛的形式也是馆际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我们希望能在国际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相对统一的美术馆博物馆展示与仓储标准,各个美术机构美术馆完善馆内的硬件与软件设备,适应各类古代与现当代展品的展示条件,以减少馆际展品的流通障碍。
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培养专业人才,并非一日之寒,我想美术馆应该做的是提供馆内人员进行研究学习的平台和机会,带动馆内自主学习、馆际之间学术研究交流,甚至是国际文化学术交流等等诸多丰富学术研究的良性循环。利用信息传播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开发美术馆新媒体的功能及特色,保持美术馆自媒体的信息及时更新,推动馆际交流。
随着美术馆事业的日益繁荣,将会逐渐形成新的艺术群落,不同群落都有其极具个性的定位与风格,如何最大程度地在自我完善的基础上,实现馆际之间的交流学习,将成为每一家民营美术馆在成长初期不可避免的课程,也是中国美术馆发展的必由之路。民营美术馆事业在中国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事业,没有任何一个既定的运营模式可在中国落地供我们参考,每一家民营美术馆都是摸石子过河,运用自身的有限资源,通过携手合作、取长补短的方式,从而达到无限的可能性,是所有美术馆都需要认真思考并重视的课题。
谢谢大家!我想近期我们有一个展览就是9月25号,策展人有克劳斯和小汉斯,策展了15个展览,其中有15个艺术家,国外的艺术家有阿伟拉,小野阳子,中国的艺术家有曹飞等等,欢迎大家到龙美术馆来参观,10月份还有一个跟湖南省博物馆做交流的展览,叫永生之林艺术大展。欢迎大家来龙美术馆。
谢谢大家!
编辑:徐啸岚
延展阅读
相关新闻
标签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