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叶永青接受99艺术网记者专访 2009-05-12 16:50:49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 点击:
丢勒把三维的现实转换为二维的平面,与后来的立体派是有某种联系,我们现在的绘画大都还在使用明暗造型,但我们很容易忽视光影的象征性意义,比尔维奥拉的光影作品中有很强的隐喻性,现在的图像时代用光影建构了一个虚构的现场,而这个现场最大的问题是费尔巴哈提出的“重图像胜于事物,重复制品胜

  下面我就西安的城市建设来分析一下中国城市的规划方向:这张照片是西安的大雁塔,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唐代建筑遗存,但是几年前在它旁边修建了亚洲最大的喷泉广场,占地两万多平方米,每天晚上霓虹射灯和喷泉会吸引无数观众,看起来很炫,但破坏了建筑和寺院本来的古朴;这张是大唐芙蓉园,政府花了13亿人民币复原了唐代的皇家园林,占地一千亩,广告词是“国人震撼,世界惊奇”;这张照片是西安市政府投资140亿修建的大明宫遗址公园,号称是世界最大的主题公园;这张仿古一条街,是把老房子老街道拆掉,重修了很多仿古的建筑,又把高层公寓统一规划成假古董,我想把这些关注的问题通过艺术呈现出来。

 

 

  现在大家看的是我几个阶段的绘画作品,这张《延安的1949》,主要表达新中国成立时红色首都被历史封尘的图景;这张《1979年南京的某区》,工厂、学校、住宅混杂在一起,这也是特殊历史阶段的城市特质;这张《1982年福州》,主要表现中国第一批改革开放城市刚刚苏醒,还保留着很多文革的气息;这张《1997年沈阳》,让我们看到中国北方城市非常普遍的会展中心和广场……。后来我的视点从城市的大场景和鸟瞰,进入到了城市的局部,转移到了自己周围最熟悉的住宅小区。从这张《昨夜有雨》中我们能看到大量雷同的路灯、相似的报栏以及杂乱停放的私家车。2007年以后我开始创作《立杆见影》系列,也是具体到了城市零件的表现,这系列作品中都出现了水泥电线杆和玻璃幕墙,目的是想强化城市中的视觉垃圾和光污染。

 

  李旭辉:您采用的照相写实手法,您把照片挪用到绘画,您想诠释一种中国城市的状态,艺术家面临这么多的图像,是怎么选择的?

 

  王风华:我曾在照相写实的概念中来回纠缠,后来我就开始回避这种提法,宁愿称之为冷具象绘画。作品的传达跟照片有非常大的区别,创作过程是经历多次反复的,也实验了多种手法来表现,其实在制作图片时为了强化画面的视觉感受,我加强了构成因素,采取多幅原始素材的拼接,而非单纯的还原照片。如果了解我的创作状态的话,就会明白我选择图像是为了如何去强化主体,如何能更好地说明我想提出的问题,如何表达我对城市建设的态度,这是我对图像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创作环节。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