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制造——展览现场 2009-06-26 10:34:20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于欧 点击:
“超越新具象”毛旭辉绘画作品展于2009年6月20日在阿特塞帝画廊开展,到2009年7月31日结束。毛旭辉以他的“椅子”和“剪刀”闻名。剪刀一画十年,剪刀于他而言,既赋予女性缝缝补补的原始本能,充满着女性的艺术想象力,又是春天里生命的体验,将自然气息渗透到他的感觉里,

“超越新具象”毛旭辉绘画作品展现场


    毛旭辉:开始的时候,我在《剪刀》创作的初期或者中期阶段,《剪刀》肯定会和一些功能性的方面相联系,它必然涉及到权利的问题。因为在《剪刀》前面,有好几年在画《家长》系列的作品,《家长》系列的作品肯定和权利有关系,或者是我对权利的一种感受。很多时候,你都能感觉到权利对我们的制约,甚至有一种暴力感,你对它有一种敬畏、很恐惧的感觉。你会受到它各种各样的支配,这些因素都是那个时期创作的内在原因, 释放了精神上的一种压抑的感觉,这就是我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那个阶段的情况。其实任何时候艺术家的创作都有一定的逻辑性,他的精神和他的感受方式都是贯穿其中的。


    《剪刀》一开始出现这个形象的时候,很容易把这个东西和权利联系起来。因为剪刀有功能性,从实用的角度会产生与权利相关的联想。


    当时觉得它和权利的日常性相联系,从日常生活当中都能感觉到和权利的关系。当时是从这个角度来感觉和思考的方面比较多。《剪刀》可能也有暴力的这种倾向,或者是你对什么东西有你的一个态度,或者是一种批判立场的时候,你就会拼贴一把剪刀上去。《剪刀》表达了我的某种态度,就是我用这个方式把我变成了一个工具,我的态度转变成了一个形象,我通过它来表达我的一些想法和一些感受。

   
    杨凯:在未来或者是在将来的创作当中,以《剪刀》的创作题材你会持续多久?将来有没有什么变化,会不会仍然是在《剪刀》系列创作中寻找各种各样视觉的快感,还是会做另外一些视觉符号的选择?

   
    毛旭辉:这确实是一个很难抛弃的东西,从你开始画某一个东西,你就不知道它会画多长时间,会画多少年。画到今天,我也觉得是已经很出乎我的意料了,画了那么长的时间。而且在这里面还在寻找各种各样的变化。确实有时候,如果我把这个形象作为我个人的一个化身的话,它也许还会出现在未来的创作里边。

   
    杨凯:你在未来的创作会不会还是《剪刀》这种单纯的画面?

   
    毛旭辉:这个要取决于未来的生活状态。我觉得生活在西南的这些生命派的艺术家,创作总是和生活体验和内在的方面比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生活的变化,生活状态那些新的感受都会对你的创作起一些特别重要的影响。生命又是一个未知的东西,虽然知道大致是从生到死的过程,但是每一步对我们来说,对每一个生命来讲都是一个新的阶段。无论是童年到少年、到青年,还是到成家立业,到30岁、40岁、50岁,这对我们来说,每走一步都是新鲜的。所以生命又是未知的,需要一步步去体验。


    这种未知性也会带来我们文化上的一种无法遗弃和断裂的品性。我是这样看问题的。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