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记忆被自己照片重塑了
马克·吕布的导师之一,着名的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有一张十分着名的照片:倒下的士兵。拍摄了一个士兵中弹倒下的镜头。几十年后,人们分析说:卡帕不可能在那样的地方和时间拍下那样的照片,整个情节是虚构的。人物是摆拍的。但这张照片和卡帕的其他战地摄影已经改变了人们对战争、危机和政治的看法。
马克·吕布在看了自己对纳粹战犯Klaus Barbi的照片后,承认:我们不应该相信照片。
—照片里,这个将43个儿童扔进奥茨维辛集中营的火炉的凶手,看上去像一个慈祥的祖父。
马克·吕布1971年拍摄了一名年轻的上海芭蕾舞女演员的照片。他一直在寻找这个单纯美丽的女孩。这次终于找到了。这个如今已经年过半百的女演员说:她当时根本不记得有人来拍照片,倒是记得在桌子上放了专门招待外宾用的香烟。马克·吕布十分惊讶:桌上只有红宝书,哪里有香烟?
在照片的左下角,确实可以看见香烟,按当时的时尚,已经从盒子中拆出来了,盛放在一个小盘子里。
我们对人对事的印象和记忆往往会被照片所掌控和影响。不知道马克·吕布有没有意识到,他的记忆被自己的照片重塑了。关于那一次的采访和拍摄,他记住的是他的照片告诉他的东西。
每一张都有光和影
马克多年习惯使用一台莱卡M50,他用小相机,因为不声不响,不引人注目,可以给他最多的抓拍的机会。他并不是完全不摆布他的摄影对象,但是他做得巧妙,被摆布者往往意识不到。曾有一个上海的摄影师跟他一起去一条狭窄的弄堂里拍照。他让这位摄影师站在弄堂的另一侧,无形中堵住半截通道,结果行人不得不从他相机前走过。
他习惯大量拍摄。一天下来,可以拍上20卷底片。这大概是一代人的风格。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平均从500张里选一张出来刊用。
但不是量大就可以保证质量。布列松说过,“识别正在发生的事实与严密组织视觉形式来表现并昭示那个事实的重要性是同时和即时发生的。”马克·吕布有那个让事件和形式同时显像的能力。
马克·吕布说:“摄影就是光影的游戏”。看他的照片,每一张都有光和影,线条和平面,角度和构图,不期然,却总是在那里。尤其是他的成名作《埃菲尔铁塔的油漆工》,三角形的钢铁框架里,柔软轻松的人体微微弯曲,仿佛一首飘逸的乐章,一个“让耳朵觉得舒适的和音”。
策展人尚陆因此想进行一次将吕布“纯艺术”的企图:“希望(本次展览)表现他的风格,他的感性,他对几何学的独到眼光,诗意和美感。(人们)不需要理解这些照片的来龙去脉来欣赏马克的照片。”
于是布展的时候,就没有依照年代或事件或地理位置的顺序来安排照片,而是着重从“看”的角度来“邀请观者一起来了解为什么这一幅照片要和下一幅摆放在一起。”
但一个脱离了背景和故事的马克·吕布真的存在吗?
不存在。
相关信息:
【编辑:袁霆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