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万欧元美女肖像藏身公寓70年 2010-12-09 16:02:18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张强 点击:
如果艺术可以消弭战争的话,那么,我们就无法解释希特勒的艺术趣味为什么没有唤醒他的良知,而且他惟独崇尚优雅格调艺术,而将现代艺术斥之为是“令人堕落的艺术”,日本人对于艺术热爱也是有目共睹的,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工艺的精致与雅韵的禅致弥漫其中,甚至他们在侵华战争中掠夺的艺术品是不计其

其实,如果我们还原到蔡元培所处的半殖民、半封建的20世纪30年代,他以新兴资本主义的世界观来改造中国当时愚昧的封建主义世界观,以艺术美好代替宗教的阴暗,毫无疑问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进步”的思想。不过,与其说是”进步”,倒不如说是一种低能的社会艺术化的乌托邦想象。

 

但是,如果将那个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比对于21世纪的社会场景与文化处境,则其中的谬差可以想见了。

 

即使是在蔡元培时代的国际性艺术发展的背景,也已经远远不是一种古典主义的状态。这个时候现代主义已经波澜四起。而蔡元培所赏识的林风眠的艺术,也不过是后期印象派调和野兽派的产物。

 

其实,蔡元培美育思想和教育思想,在当代的最大局限性在于当代社会的背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而尤其是在艺术领域中,“艺术”已经由当时80年前的初期现代主义,走向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发展阶段。而有关艺术的美丑分辨,艺术的认识功能,也早已被历史急骤的快车所逾越。

 

因此,在当代应该是到了将美育的概念,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澄清的时候了。

 

一、 美育应该与德育教育相剖离:美育的泛道德化,或者将美育当成教育的境界是错误的。这是因为美育的艺术教育所幻化的美妙图景,极易导致如此的线形逻辑:美好的艺术,熏陶出美好的心灵,建立起美好的道德品质。

 

而惟美的艺术只是一种古典文化氛围中的低级产物.它带来的只是感官上的愉悦而已,无关深刻的学养与精深的鉴别力。

 

同样,在当代教育中,德育被不恰当地放大,其结果导致对于新异事物的泛道德评判.这是因为道德的批判是没有尺度的,它可能只存在于判断者的情绪状态之中。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