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米开朗基罗《圣母怜子》原始模型 2010-12-09 16:02:18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张强 点击:
如果艺术可以消弭战争的话,那么,我们就无法解释希特勒的艺术趣味为什么没有唤醒他的良知,而且他惟独崇尚优雅格调艺术,而将现代艺术斥之为是“令人堕落的艺术”,日本人对于艺术热爱也是有目共睹的,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工艺的精致与雅韵的禅致弥漫其中,甚至他们在侵华战争中掠夺的艺术品是不计其

二、 美育应该是关乎所有人的视觉评判力、观念判断力直至于艺术的判断力的培植。

 

其实,审美教育应该最直接面对视觉生存情景的.毫无疑问,任何人无法脱离起生存的视觉情景而成长。

 

在此意义上,任何公共空间中所布设的视觉情景,都是潜在的视觉教材与视觉样本。它直接影响到发育中的视觉给养的质量而相关的视觉评判力、观念判断力直至于艺术的判断力的培植方向与质量,也就是值得反复考量的了。

 

三、应该将“美育”的提法转换为“综合感官文化教育”。

 

有鉴于此,在相继剥离了古典的惟美趣味、浮泛的道德教育之后,,“美育”可以转换为“综合感官文化教育”。因为如此以来,以提高“综合感官文化”判断力为原则的教育,自然可以超越传统的“真善美”模式,能够收容那些现代、后现代样式中的“假丑恶”了。

 

其实,“真善美”的认知模式就是典型的古典文化中的线形认知模式。将世界上复杂的事物完全二元对立地去看待。而且,这个模式携带着先天的泛道德逻辑。如此以来,现代、后现代那种复杂地表现世界的“感官文化”方式自然地被排斥掉。

 

四、“综合感官文化教育”尤其是“视觉文化教育”恰恰是关乎人的“感官智慧”的培育的。在人的所有感官接受的信息中,惟有视觉所感受的比例是最高的。而且也是强度最大的。因此,在“综合感官文化方式”之中, “视觉文化”是核心重要方式。而且,它具有对传统艺术门类所形成的壁垒,又具有当然的穿透力。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