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乃俭德,惟怀永固——道光御制“慎德堂宝”白玉交龙钮宝玺 2011-11-25 12:04:52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黄清华 点击:
晚清皇家园林府邸之中,显赫一时者不乏其例,当中尤以清宣宗道光帝之慎德堂为最,其独尊于世近二十载,几乎一切政令皆出于此,对晚清政治之影响至为深远,甚至宣宗钦定奕詝(咸丰皇帝)继位之大统问题亦决定于此,可谓当时政治之中枢。据悉,本次保利秋拍拍卖的御制“慎德堂宝”白玉交龙钮宝玺正是

 

慎德堂烫样 清宫旧藏

慎德堂烫样 清宫旧藏

 

慎德堂建成之后,宣宗道光皇帝经常居住于此,渐渐成为其主要生活场所,当时一切政令均出自此处,其与紫禁城大内的养心殿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清宣宗实录》记载,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二、十一日,“帝奉皇太后幸慎德堂进膳”,其时距慎德堂落成不久,向以孝道著称的宣宗皇帝便邀请其母后参观、进膳,共享天伦。此后,《清宣宗实录》里关于“上奉皇太后幸慎德堂,进膳”的记载反复出现,直至皇太后去世,前后多达28次。同时,宣宗皇帝对家庭的感受、对子女的感情皆深厚于满清此前的皇帝,在慎德堂留影的《喜溢秋庭图》与《道光帝行乐图》皆渲染出其与子女共享天伦之乐的气氛,画中只绘家庭成员,没有外人,画中透出的气息没有君臣父子之等级,只有犹如平常人家朴实而珍贵的亲情,如此做法是为清帝之中唯一的一位,难能可贵。由此可见慎德堂是宣宗皇帝维系亲情,力行孝道之地。因此,慎德堂在宣宗皇帝的心目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道光三十年(1850年),宣宗皇帝驾崩于慎德堂内,慎德堂失去其往时的主人,日渐萧寂,后于咸丰十年(1860年)八月二十三日遭受庚申之变,毁于大火。显赫一时的慎德堂遂成清宫昔日之追忆,今天我们只能从前人留下的图画、烫样中,观其建筑览其壮美。

 

此御制“慎德堂宝”白玉交龙钮玺当为慎德堂所专用,却不在清宫旧藏《道光宝薮》著录之中,但是其原因是可以得到充分而合理的解释。依据清宫造办处档案记载,宝薮的编纂制作始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当时制成的宝薮虽然只有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的,但乾隆帝却命工匠制作了多个空宝薮册,以备后继者使用。嘉庆以后诸帝都沿袭这一成例,每当新帝即位,都要将大行皇帝的御用玺印收集在一起,统一保存,并制作《宝薮》留存。依此规定,咸丰皇帝登基后,应该将宣宗皇帝所用诸宝制作《道光宝薮》,当中必然包括“慎德堂宝”在内,但是咸丰皇帝是否严格执行乾隆朝的规定就不得而知,时至今日不见实物存世可以佐证。故宫博物院现存清代皇帝《宝薮》皆是清代同治光绪时期钤印的,是在庚申之变以后才开始制作的。因为《宝薮》仅存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咸丰、慈禧六位帝后,同治皇帝以后三位皇帝均未钤谱。此六位帝后《宝薮》装帧一致,风格绝非十八世纪旧物,宝玺印文释读的书法皆出自同一人之手,故其制作年代应该是同一时期,即是同治朝之后。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