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可君:论“抽象自然主义”的可能性 2012-01-06 16:37:51 来源:库艺术 作者:夏可君 点击:
如果抽象是一种普遍性的精神,是现代性面对世界根基的丧失或者面对世界本无根基的真相,超越文化历史的相对性,进入虚无之中而绝对冒险,承担“从无创造”的使命,那么进入现代性的中国也同样必须接近虚无的绝对性而进行想象力的开掘。

5,一方面要走向绝对,有着对虚无或混沌的新的经验,彻底抽象化;另一方面,要彻底深入自然,不是回到自然,而是进入新的自然的被动性经验;而且,还要内在地融合二者,抽象自然主义才有可能。

 

5.1,那么,首先需要进一步明确,何谓绝对的“无”,以及“无”如何绝对化。

 

5.11,其一,是绝无的无限,那是无限,是“无无”,深渊或者虚空的敞开,不再被任何具体名目所限制,被任何幻像所填充,而是保持空无的敞开,让无来为。其二是“空无”,也是间隔化与空白化,一直保持间隔,打开间隔并且保持间隔的距离。其三是“几无”,几乎没有,但是有着这个“几乎没有”的细微的无限变化,书写性带出无限的微妙性,而不是简单重复地机械劳作,不是极多主义的复制。因此,林寿宇达到了空无,还不够无无,而赵无极主要是几无,有些空无而已。因此,需要达到三者的同时具备,而且还要与混沌的元素之间有着微妙的触感关系。

 

5.12,这是再次打开新的绘画姿态,传统中国文人画对此已经有所准备了:

 

5.121,余让——绝无或者无无的混沌触感:甚至还并没有气感,而是最为微妙的,乃至空寒荒率的空无,这是无感之感。而且与日常相关,比如倪瓒的作品,比如巨然等人的雪景图。

 

5.122,空白或者余白——空无:则是空无,空白自身的回响。是画面上空白的回响,不是看物象或者轮廓的边界,而是看画面上空白回响的韵律。其元素乃是混沌,不是某种具体的气感或者光感。——这是自然的幽微端倪状态,日常则是日常的抽象诗意。还是某种梦幻或者空出,主要体现的是空出。——晚明的龚贤与弘仁,以及董其昌的作品都充分展现了空白的机妙与微妙。

 

5.123,几无或者几余:则是空无触及边界,是对边界的触及带来的气感变化,这里有着元素性,明确的元素性,西方是光感明暗对比,中国是气感的参差。——这是是与日常的关系,与自然的关系。有着某种余像或者几微之象,比如赵无极的抽象风景。——而宋代早期的山水画以及晚明的四王等等,尤其是王原祈与王鉴的山水画作品。

 

但是,当代中国艺术家如何创造性转换这些已有的方式呢?如何重新打开绘画的平面?这依然还是一个问题。

 

5.2,抽象绘画乃是绘画艺术之从不可能的态度出发,绘画乃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抽象画乃是:怎么做都是不可能的,怎么做都是可能的,这是一个吊诡。因为抽象既然没有形象,怎么做都可以;但是抽象还是有着某种痕迹,独特的精神指向,那是怎么做都不可以胡来的。

 

5.201,如果从边界出发,抽象画是一种“划-界”(用一个谐音,也是画-界,边界的绘画或者书写),即“/”这道斜线的不同书写:或者是一道封闭圆圈的外在本源;或者是一道内外区分的边界线;或者是一道外展的并不闭合的外切线。

 

5.202,用英语可以很好地表达这个绘画的姿态动作(我们这里用记号语言与外语思考,无疑也是让汉语回到它最初的刻写符号,以及跨文化的语境上):de-limitation:对于这个词要纯然从抽象的区分(dis-tinction, difference)本身开始,并且一直停留在这个开始的标记上(如同上面的斜线),抽象画仅仅是对绘画自身的绘画,是绘画本身成为了绘画的唯一对象。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