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远:从绘画到墙上雕塑的转变 2013-04-27 10:19:16 来源:艺术国际博客 作者:王智远
社会主义中国大陆自1949年起的艺术教育目的就是为了政治需要服务,是工具。所以它的特色,是以社会写实主义为主,其目的是艺术家能用这一技巧,及时地表现普通人能够看的懂的,内容上是政治所需要的艺术作品。

( 插图 3 ) 美女图 96×107cm 油色、画布 1994年作

( 插图 3 ) 美女图 96×107cm 油色、画布 1994年作

二十世纪后半叶,尤其是90年代,我们所接受的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这尤其也在改变着我们的观念和视觉体验。

1996年人类第一次登月。1975年在美国个人开始有了电脑,到了90年代,电脑已变成日常生活重要部分了。1982年,一些特技效果已用于科幻片,如1977年制作的影片“星球大战”。1996年,由苏格兰Roslin大学成功的克隆了举世闻名的“多利”羊。还有,发现了DNA,科学家也许很快能成功地制作清单或图表,在人类DNA中存有3万亿个不同的“字母”。

这些思考都使我意识到,我生活的这个空间,要比过去面对复杂的多的外部环境及我个人的变化,作为视觉艺术家,如何用自己的艺术适应这些变化?

“而另一种理论选择——复杂性的特点-则完全是道教的。在道教中,秩序不是天然固有的,‘世界从一开始,一变成二,进而变成许许多多,又导致无穷无尽’。在道教中,宇宙是广袤的、无定性的、永恒变化的。你无法将其钉死。虽然其元素永远不变,但它们却永远在进行自我重组。所以这就像一个万花筒:世界的含义在于模型和变化,世上万事万物虽有重复之处,但却永远不可能一模一样地重复,世事永远新颖,永远不同”。(21)

“……另一方面,如果你很善于识辨流向,认识到你是其中的一部分,而水流总是永恒变化,永远趋于新的复杂性,那你很容易就能用你的篙,撑过一个又一个旋祸”。(22)

在这里复杂理论引用了两千年前在中国产生的道学思想。因为道学认为世界是由基本的五种原素:金、木、水、火、土组成,也是由这些基本原素不断的组合、自然变化的结果。“道法自然。道并非有意识地造万物,因为道不是神。但万物则由道而产生出来,万物的生成完全是自然而然的流变过程,毫无神性可言”(22)

这些使我意识到,应该重新认识我心目中对于视觉艺术已有的概念。但它又是什么?怎样重新定位才是我的艺术之路?当时我也不是十分清楚,只是内心似乎要寻找到我对艺术的理解。首先,我意识到,“碎片式”似乎较适合我的一种样式,因为它是合成式的作品,是基因之间不断变化而产生含义的作品,它适合表达我的内心强烈的变化、流动的感受,又可以使我在这一样式基础上,给我的发展留有很大的空间。

1997年,我尝试着创作了十件木板墙上雕塑(插图 5),主题是直接来自道的五种原素的影响。我选择了:人体局部、动物局部、植物局部、气体和液体。用这些原素之间的不断组合,产生了十件不同的意象,这些意象都是以非规则性的碎片式存在,所以它们之间可以再次组合。这些作品离墙5公分,在灯光的照射下,可以产生神秘感的投影。

形成这一样式,还有一个原因;当时我只想离开我所见到的普遍的当代艺术规则,意欲从本质上走一条不同的路:在构思意象上出自于古老的道学来理解世界的原始态度,但我使这些意象结合进当代的审美艺术样式中。从道学的思想来看,我选择的这些意象,无论是人体还是动物肢体,也都是自然变化的结果,而且也将以他们目前状态不断地变化下去,我只不过利用视觉符号,有意地强化了这种变化,把本来不可能的变为可能,在作品中我没有明确表示我的态度,只是借此手法来强调变化。因为其作品的含义在于如何组合,而且含义也在不同的组合中不断流动、变化当中。

我认为在这一形式中,作品离墙一段距离以后产生一种浮在空中的感觉很重要,也是碎片能够独立存在的条件。任何一件物体当与墙平放在一起,只是像平常一样的感受,但当它们突然浮出平面的墙,可以产生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

“碎片式墙上雕塑”的选择还有一点是与我过去创作有非常大的不同,更加强化了作品的制作性,即当我构思完设计方案后,完全是按部就班地、理性地制作出来。如果说我构思与设计草图时的过程与过去完成绘画作品有某些相同之处,但所不同之处是制作的过程。过去,从草图过渡到给画作品时,需要我个人的绘画技巧与完成过程中的不断修正的过程,这其中包括很大的继续探索性和偶然性。其中也许这幅作品在情绪和技巧发挥都很好,会出现一件不错的作品,但另一幅作品可能运气就没有这么好。但碎片式墙上雕塑却不同,当我完成构思和草图之后,完全是在理性控制下的如同生产产品一样来完成,我削弱了在制作绘画时的那种偶然性,也就是说增加理性的生产性,由此摆脱了受情绪与偶然因素的干扰。这种理性的生产性,可以使我有计划地控制我的时间,即每年的多少时间完成多少件作品,因为我意识到,如果能在如此不断地转换的复杂的艺术环境里,使我能不断地产生作品,而且能维持作品所具有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必须增加更多的时间去吸收、观察与研究,进一步制定下一步的策略。“你不得不假设,过渡与转变会永远地持续下去。你必须讨论的是,这些系统一直保持着某种动力,这种动力根植于其所处环境之中,而环境本身也是在不断变动的。”(23)

出于这些原因,在我保证作品的质量基础上尽可能压缩制作作品的时间。我大体按排是每年不超出三分之一的时间进行作品的制作,其余的时间进行研究与吸收。这样做还有一点好处是使我免去长期租用画室的费用,而且也适应我不断更换的生活方式,如回中国或去其它的地区,这有利于阔展我的生活经历,采集更多的信息,对我的艺术有意义(Clement的混杂的包容性的作品内含,无论如何与他的生活面分不开,他三三开地生活界面分别在意大利、印度和纽约)。我意欲使这一“碎片式墙上雕塑”可以使我做到:作品在哪里做都可以,而且让别人制作也可以。

第三章:转换材料和主题,重新制作墙上雕塑的两次尝试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复杂的适应性系统能够吸取经验,从而经常改善和重新安排它们的建设砖块”(24)。

1997年,当我完成十件木板墙上雕塑以后,又继续利用形成这一作品的五种原素进行组合,完成了40件作品的设计方案。1997年底到1998年初,我利用回中国探亲的机会,在我家乡天津寻找到一个金属艺品厂。我便利用这个工厂车间,聘用了三个工人,在我的指导与控制下,顺利地完成了37件“金属片墙上雕塑”。(插图 6)

无论是第一组“木板墙上雕塑”还是这组“金属片墙上雕塑”,形成这些作品意象的原素没有变,只是从第一组到第二组我改变了材料。银灰色金属片本身有反射功能,在作品上可以析射不同色彩光源,因此在保持银灰色基础上,当装置作品展示时,为了使其产生不同的感觉,可以改变光源,使其作品折射不同色彩,同时也可以放在不同颜色背景墙上,也可以产生不同效果。金属片本身,因为材料与木板不同,它可以焊切出细部,因此作品比木板更加灵活多变。这与我想表达出的内涵和作品的题目“一生二”是一致的,它取自于道学,其本身就是流动、变化的意思。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