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宋庄当代艺术还能走多远?
0条评论 2012-10-08 11:04:31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陈晓峰

王乐作品《寻找小糖球》.jpg

王乐作品《寻找小糖球》

宋庄这次政府主导的艺博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变脸”,让以下五个不同形态的当代艺术表达行为都受到了不同的干扰,我想这些足以证明当代艺术“不在场”的真实,而不像官方意志的“穿越”:一是,黄药和Hans Mes在药艺术馆策划的《诊断——艺术是一种药》中荷国际艺术交流展览,因黄药以猪头为媒介的装置作品被五,六拨警察干扰;二是,两位行为艺术家被拘留,很多艺术人士在微博上第一时间表达了抗议;三是,一群艺术家自发组织在北寺村边的小树林里举办露天画展,轮流值班。四是,《2012•宋庄边缘自由艺术家联展》被迫在小堡之外的村庄展出,从组织到开展,整个过程仅用了4天,107个艺术家展览,因为担心官方查封,策展人张建俊直到9月26日才开始以短信的方式通知艺术家以自助型的方式参加;五是现象工作室《家乡•家》展时,播放纪录片屡被停电……在这些令人心酸心寒的背后,却发生在宋庄投资巨资翻建马路和广场的景观工程大背景下。这些来自当代艺术家们建设性的意见和行为,却被意淫式的视为一种潜在的不稳定因素,而无人真正理解当代艺术是激活文化创新的能量棒,和那些歌功颂德的腐烂文化信息相比,当代艺术家的智力贡献、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所承担的风险显然有目共睹。但是直至今日,我们仍然拥有一个可以真实讨论文化价值再判断的场,仍然无法释放文化多样化的信息,仍然无法捍卫艺术自由表达和自由展览的权利。宋庄在还没有达到当代艺术创新顶点之时,就开始了它自身的闭合系统,现实的利益开始让这里围起了一道新的“围墙”,在这个粗暴的干涉,简单的价值判断,保守文化态度的气氛中,宋庄的未来也将更加无法确定。无法表达艺术家对社会正常痛感的宋庄,我想艺术创新只不过成为锦上添花的手艺活,而不是思想表达,而这些又何其的勉强当代艺术家?当代艺术家的活力是文化创新活力的基本指标,但是有关权力部门居高临下的藐视这些文化人的选择,又能够给整个社会带来怎么的和谐结构呢?

回到解读“诊断——艺术是一种药”展览本身,我希望能够在这个“诊断”主题展背后,连带解读出更多2012年的问题出来。如果前几年的艺术问题还集中在高速市场化所带来的弊端,而今年凸显的是政府主导下的艺术产业化前夕给艺术生态所带来的冲击。超越“诊断”展览的社会现实残酷,策展人和艺术家不可能奉旨寻找主题做作品,他们所展示的艺术能力差别,在于如何找到并转化他们所感受到社会的漏洞。当代艺术家们是主动成为或承担社会医生角色的群体,他们并不是走到社会的对立面,恰恰是社会断裂面的修复者和提问者。今天艺术家们都有广泛的共识,差异在于他们如何展示不同的创造力和思想,而不在于传统技艺的精良,更多取决于破坏性和挑战性。这也是“诊断”展览所要跨界出来的艺术态度,而非妥协。因此,我宁愿理解为,15名参展的中荷艺术家带来了是他们基于现实的不同“诊断”:Eveline van der Pas的作品《转变》,是在一个半封闭的空间里用两面镜子架构一个虚拟和分裂的空间结构,当影像投到镜子之间的那面墙上时,观众就被很自然的牵引到白墙前地上铺着宋庄羊毛的矮木墩,与这些镜子和镜子无限分裂的个体,以及其他人和其他人的分裂体形成了交流。将你最大的置身于你对自身的重新对话和沟通,显示转变的力量。她穿梭于宋庄不同的小巷之间,拍下了无数组让我们不知道的宋庄环境表情,看她那些在异乡拍得那么知性的照片,令我每每感动不已。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