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剩山图
古代书画收一件市场就少一件 要警惕“门里造”
99艺术网:之前我采访过凤凰集团子公司凤凰华章投资公司的总经理,他们也专门做古代书画这方面的投资。我当时采访他们总经理,他跟我提到一点,他说现在他们去拍场上去看东西,除了去看书画是不是本人画的之外,他们也会考虑是不是他学生代笔的,或者是他团队代笔的,或者是他同一个时代的一个画家仿的作品,这些仍然有价值。
朱绍良:当然了。比如《富春山居图》,大家都认为《无用师卷》最接近黄公望的作品,认为《子明卷》就是王翚的。那你说王翚仿的没有价值吗?那不是,它也有价值,至今还有很多学者认为《子明卷》是真的。现在把它拿到市场上,我估计它能创天价。乾隆在上头都题满了,当时清宫那边大多数的人都认为它是真的,乾隆也认为是真的。反而《无用师卷》不被认为是真的,这就是一个时代的特性造成的。所以不管是不是王翚的,或者是不是黄公望的,它基本上还是一幅优秀作品,不能说这东西不是黄公望那就不行。再说王翚也是,对于他本人来讲,他有很多学生的代笔。王翚晚年有很多画都是学生代笔,因为他一个80多岁的人不可能画的那么细致。徐邦达先生考证说是王翚越老越秀,当然极有可能是他学生代笔。你想一个80多岁的老人,手都抖了,眼睛也看不清了,怎么可能还画那么细,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视同它就是王翚,因为落款是王翚,印章对得上,所以我们也就认了是王翚。
还有乾隆皇帝,有很多乾隆落款的书画,那不一定是乾隆画的。乾隆画不了那么细,但是我们也就认为它是乾隆画的。类似这种事情拍卖场出现过很多。还有宋徽宗,很多画得细致的东西,像《瑞鹤图》没有一个人相信是宋徽宗画的。但是我们现在就说它是宋徽宗画的,你说它没有价值吗?它一样有价值。它是徽宗画院传流传下来的,我们就认定它是宋徽宗(画的)。另外就是《五色鹦鹉图》,画得那么好,宋徽宗怎么可能画那么细呀!肯定是画院画家代笔的。但是呢,我们现在就认定它是宋徽宗(画的)。所以这种代笔的东西要怎样判断,只要不是故意的“门里造”,你就不能说没有艺术价值。“门里造”的意思是,像某一个画家的学生,或者子女来照着他的做,其实这个人已经过世了。某位大画家的学生和他儿子照着他的东西画,用他的印章盖,这叫“门里造”。这种事情肯定是不行的,这是假的。当然,如果这个画家还活着,他让他的学生或孩子来画这幅画,最后落款,印章都是他的,这个我们也就视同它是画家的作品。
99艺术网:碰到“门里造”这种情况,那怎么去判定这个作品的价值?
朱绍良:那肯定不如完全它自己的面貌,不如作者自己风格的东西有价值。你在拍卖市场上有时候看到同样的齐白石(作品),有的可以拍上千万,有的可能也就是一两百万,这就是有区别。像王翚的作品也是,有的王翚的作品怎么卖那么贵,有的作品怎么就勉勉强强,甚至于还流标,这就是本质区别,就是说代笔的问题出现。但款是真的,印章又是真的,里边也确实下了几笔,就算他让学生或孩子来代笔,他也会点缀一些自己的笔墨。所以像这种东西还是有它自己的价值,只不过价值没有亲笔所画的那些作品有更大的价值。
99艺术网:那么目前古代书画市场的前景怎么样?会不会还有好的东西出来?
朱绍良:从08年开始,当代艺术就出现了拐点,2010年近现代又出现了拐点,今年古代书画能不能出现拐点不知道,不好说。毕竟古代书画是不可复制的一个资源,古代书画真是被人收了一件,市场就少一件。你翻开嘉德、保利几年前的图录和今天他们的图录相比,质量肯定是出现大幅的萎缩,所以古代书画它是无货可征,无货可拍。它不像近现代市场非常大,它可以到处去找,也不像当代,这个画家只要是潜心去弄,他还有好作品出现,甚至于它还有大批的流水线在那等着呢,这个都不奇怪的。真正想玩古代书画的人是不会考虑这个市场是否会出现拐点的。只要是觉得这东西我没有,我缺这个门类,或者这个东西和我自己同样的东西相比,它比我这件精,那我要买这件。
我们还说王翚,可能某一个收藏家手里有10张王翚作品,如果市场突然出现一张比他那10张都精的作品,那这个人肯定要买这件。然后把他手里王翚的作品替换出去,这个现象是有的,包括我也是这样做。市场的好坏对我没有影响,市场调整下来了,出现了好的作品,那对我来讲,还是机会,我肯定要买的。当然你让我预测今后古代书画市场会不会好,我可以告诉你肯定会好。因为慢慢对古代书画热爱的人会是越来越多,而且对古代书画他们有一个普遍的认识,就是玩古代书画真正的是玩了中国的文化。而且你在研究一幅古代书画的时候,你肯定会有很多很多的收获。这个作品本身给你带来的是一种文化的提升,作品相关的东西对你文化的补充比作品本身要多10倍,甚至于更多。
好比我买一个元人的作品,那么我就对他周边的一些情况肯定是要了解得很多。我们对某一个画家周边的东西一定是掌握很多自己所不知道的,一下就补充了这方面的文化信息。买一幅宋画也是一样。当你买一幅范曾的作品,也就是买了一幅范曾作品,没有什么可奇怪。买一件瓷器也是一样,最多就是说这个瓷器存世量只有几个,这是雍正什么时候的珐琅彩或乾隆什么时候的洋彩,也不过而已,没有太多的文化补充。但凡玩古代书画上瘾的人,最后一定在他的传统文化知识方面会远远地把这些买其他门类的人抛开。
编辑:张长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