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正在挂架上作品 2010-05-18 18:19:47 来源:99艺术网 Bettina Köhler 点击:
如果有人想要探究复制的力量在当代视觉文化和设计领域中存在的潜在意义——就我们的时装设计领域而言——就必须要回顾历史,因为这个意义与地域性或全球性的生产消费是密切相关的。

  如果有人把某个人的身体当作每一款服装设计的母体,而每一次时尚又因此必须要启动,那么有人可能会说,这个人的生理参数常常需要被破解,并因此被放入到一个审美价值的体系和测量技术之中。这些测量方法和价值观既是固定的,但同时也是变化的,它们是伴随并通过时尚而得以发展的。

 

  如果有人把某个理想化的体型的人体数据作为模板去“复制”,那么“最初的”“完美的”服装将会是一套紧身衣:由某个时尚的模型所破解的一个对“自然形式”的完美“复制”。但如下一点至关重要:一方面,是在实际的运动文化中得以体现的真实的人类结构中的个人的动态,另一方面,则是静态雕塑的效应,这两者只有进行紧密的对话,才会最终激发出真实而富有力度的时装/衣服。

 

  时装设计研究——包括在上文中所有提到过的研究领域——是围绕其自然的或人工的形体以及它们各自的“复制”主题而展开的,推进这个研究意味着使用更多的自由方式去塑造这些形体。换言之:对不同身体的复制,将永远是(与传统相关联的)通向对服装剪裁的全面诠释和技艺转型的跳板。

 

  想象一下:在一个大厅的中央矗立着一个BONAVERI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下方站着一个年轻的女孩/男孩。再想象一下:一颗有八方射线的星状灯在大厅中间散发出光芒,每一条射线都是由从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学生的作品组成,它们按照以下标准分组:运动,空间,效果,材料,比例和各种构成姿态。再想象一下:这颗星状灯开始旋转并越来越快,你将会看到我们想揭示的是在身体,复制和时装之间的关键性结盟。

 

  Bettina Köhler 教授,博士,(设计理论与设计史)讲师,瑞士(巴塞尔艺术与设计大学)时装设计学院。

 


【编辑:丝丝】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