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流浪者 2010-08-24 13:57:06 来源:商业价值 作者:韩英钊 点击:
笔者从方力钧新著《像野狗一样生存》出发,对其创作历程进行阐释。她说,野狗最大的特征不仅仅是像方力钧所说的不需要家养,有精神上的独立性。更需要强大的觅食本领才能生存。不务正业、到处闲逛都是野狗的生存策略,它不过是在用一种低姿态、寻常人的眼睛观察社会,蓄积吼叫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

 

8月21日,在北京今日美术馆,方力钧个人的文献展“时间线索”即将开展。这是继广州美术馆“时间线索”展览之后,国内展出的第二站。这个展览的想法,源自方力钧在台北的个展“像野狗一样生活”,他将自己放在宏大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中,大规模介绍和讨论自己的创作经历。

 

文献展将展出从他出生之前的报纸书籍、到小时候的图画作业,几十年来的重要艺术事件和各个不同时期的“私人照片”等等。用方力钧半带调侃的话来说,是为了告诉大家“艺术不是一夜暴富的”;用主办方的官方解释来说,是为了向观众提供方力钧的历史语境,以及由历史语境所带动的一个特殊的艺术历程。

 

2000年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整个社会对当代艺术的态度,几乎是两个极端。一方面是单品上千万,甚至几千万的价格,当代艺术的价格和投资价值被无限放大;另一方面,是批评家们和反对者的嘘声,认为当代艺术不过是虚假繁荣,是艺术家忽悠和资本家炒作的结果。方力钧觉得艺术家有责任去拨开云雾,让大家既不要盲目狂热、也不要妄自菲薄。

 

“其实我们都承认艺术品的商业价值,但是不能穷凶恶极。艺术品最本质的属性始终是它的精神属性。我要把能够提供的材料都拿到台面上来,让大家去了解艺术是怎么播种、发芽、生长和结果的。这样,负责任的人就不会胡说八道了。”方力钧说。

 

在广州展览之后,“时间线索”获得了非常好的反响。很多有资格或者说有力量能够做文献的艺术家,都基本上开始着手来做这一块工作;一些目前还没有能力来做这件事情的年轻艺术家,大部分人也都明白了艺术需要积累,需要把日常工作留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 媒体和大众也会开始静下心来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思路,而不再是纯粹讨论价格。

 

文献展在大城市获得成功之后, 方力钧更大的野心是把这个展览做一个大规模的、常规的、低成本的推广,直接到比较偏远的大学图书馆和美术馆去面对大学生。

 

“艺术不只是为了富人作的,而是为了人类普遍的精神追求。我们这个行业基本上已经走到一个怪圈,展览和活动的成本越来越高,艺术家都以高成本为荣。这样的风气已经远离了艺术的初衷。”方力钧说:“我的理想是让艺术成为这个社会的毛细血管,无处不在。”

 

方力钧知道他能影响的朋友毕竟是少数,但是一旦做出了榜样,对整个行业和社会来讲,都将是颠覆性的影响。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