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野狗一样生存
在北京今日美术馆的陈列室里,陈列着方力钧2003年做的一批石膏头像,其中包括王朔、崔健、艾未未、栗宪庭、芒克、贾樟柯、陈年、刘索拉、洪晃等人。问他为什么要做这些头像,他笑笑说:“他们都是上世纪90年代常常一起混的人,那些所谓的独立知识分子,我能够高攀得上的有能力有才华的朋友,也就这么多了。”
方老师会做人,有口皆碑,从“高攀”一词,可见其水平。有人表扬他,说他在各种人群、各种场合之间游刃有余,他有能力去积极运作“方力钧”这个品牌。也有很多人批评他,说他的成功完全是靠着自我炒作。
面对非议,方力钧并没有过多回应,或者说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回应。
在圆明园画家村最火的时候,方力钧又牵头带着一批人到宋庄小堡村买房,一而再再而三地成为画家群体的“老大”。功成名就之后,他跑去开了两家餐厅——“茶马古道”和“岳麓山屋”,一是源于他对云南和湖南两省的个人情结,还有就是想为自己开一扇窗,接纳正常社会的一切信息、喜怒哀乐。
他收藏古董,到张元的电影《绿茶》中去玩票,到具有官方背景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当院士,游山玩水顺带讲学,不亦乐乎。不食人间烟火的梵高、高更不是他的偶像,他宁愿把自己贬低成野狗,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其实,野狗最大的特征不仅仅是像方力钧所说的不需要家养,有精神上的独立性。野狗需要更大的觅食本领,更加凶猛、甚至更加狡猾才能生存。不务正业、到处闲逛都是野狗的生存策略,它不过是在用一种低姿态、寻常人的眼睛观察社会,蓄积吼叫的力量。
【编辑:李璞】